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深圳将全力打造“四型城市” 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2022-01-24 13:47:31 来源:晶报

1日21日,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开展全国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情况。会上透露,深圳将全力打造“四型城市”,即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枢纽经济示范城市、区域一体化通道型城市、可持续应对变化的韧性城市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型城市。这是对去年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深圳市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深圳成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之后的一次全面回应。

国家发改委要求,深圳要按照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推动跨界引领发展、跨区域一体发展、跨领域协调发展、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质量和效率,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深圳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有利于夯实深圳交通、能源、水利、信息技术等基础,促进大湾区内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更好提升深圳都市圈发展质量,增强城市长远发展后劲,为深圳高质量建设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圳市发改委主任郭子平认为,和传统基础设施相比,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从条块到系统、从政府到市场、从传统到新型、从单一环节向全生命周期过渡等四个方面。

——目前深圳交通、生态、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缺乏“整体基建投资”这个概念,难以形成网络规模的效应。那么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就是以系统枢纽工程为抓手,通过“规划一张蓝图、建设一个主体、运营一个中心、开发一个平台”,来有效地解决项目之间“统得无力、分得无序”这个问题。

——以往基础设施投资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来加快推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通过REITs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圳将充分用足用好自身市场化高度发达的这个优势,围绕枢纽经济、通道网络、韧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多谋划多储备有现金流的公益性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土地投融资模式研究,实现投资的造血循环。

——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指的是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的设备、建筑和设施投入,数字技术投入的规模不大、占比也不高。当前,一场颠覆现有产业组织形态、重塑全球技术经济格局的数字化重大变革正在加速到来。传统基础设施难以支撑生产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那么亟须构建政府社会协同投资、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未来数字时代提供底层支撑。

——深圳是全球200米以上高楼最多的超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以往基础设施投资重建设轻管理的这个问题;作为5G网络率先全覆盖、陆海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深圳有基础率先探索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新路径。深圳将以试点为契机,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各环节,提升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国家发改委的“四跨”要求,深圳均给出了回答。

在推动跨界引领发展方面,深圳将围绕提升枢纽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交通物流设施,健全枢纽发展新机制,打造枢纽站城一体发展的新模式,培育枢纽经济发展新业态的5项重点任务,推动西丽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18个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到2025年,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基本建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枢纽+区域+产业的协同开发模式。

在推动跨区域一体发展方面,深圳将围绕探索推进区域规划共绘,探索推进区域设施共建,探索区域交通设施运营共管,探索区域水资源共享等4项重点任务;推动机荷、惠盐高速改扩建等24个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力争实现重要干线路网多层次轨道网,高铁出行圈畅通高效,城市供水安全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推动跨领域协调发展方面,深圳围绕探索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构建安全韧性的资源保障体系,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5项重点任务,打造城市水务、智慧管理平台等两个重大平台,推动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扩建等12个重大建设项目。到2025年,力争实现“水电油气等资源保障有力,城市景观优美,生态环境宜居、现代化应急体系完备,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

在推动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方面,深圳将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体系,集中布局科技基础设施等6项重点任务,打造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等三个重大平台,推动深圳湾实验室等20个重大项目引领。到2025年建成万物互联、数字融合、技术引领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建成源头创新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华平表示,目前正在编制《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从五个方面统筹全市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科学布局。未来将建设双千兆、全光网标杆城市和全频段、全制式无线宽带城市,部署大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改革建设,建成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体系和“边缘计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

如何理解和阐释“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发改委和交通运输局都提到了西丽综合枢纽。作为高铁站,西丽高铁站不仅规模将超越深圳北站,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上已经有了本质不同——有别于深圳北站和福田站,这是高铁站的2.0版本。站城一体、高度融合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

郭子平介绍,作为深圳“三主四辅”主枢纽之一的西丽综合枢纽工程项目采用系统化设计,构建“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立体慢行网络,对应“地铁连接、地下商业、城市界面、公共空间、上盖开发”这五层楼空间,在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公共配套、商业服务等各类设施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将割裂的城市空间重新进行缝合,实现“枢纽即城市”的高度融合。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则介绍,深圳将重点打造西丽和机场东两大枢纽。其重点都是要推动车站和城市的一体化,推动车站和城市的融合发展。西丽综合枢纽未来将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的铁路枢纽,将会引入赣深、深茂、深汕和深南4条高铁,还会引入深惠、深莞两条城际铁路,同时还有13、15、27、29号共4条地铁线。该枢纽在空间设计和流线设计上,将充分注重车站和城市功能的紧密融合,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开发。机场东枢纽则将成为深圳首个“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它集航空、高铁、城际、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未来深茂铁路、深大城际以及地铁1、12、20、26号线在此换乘。以此串联起机场南北两大片区,实现交通换乘和商业开发共享,支撑新型空港城区发展。这是深圳未来最重要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两个枢纽一体化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20日开幕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交通强省建设,推进广湛、广汕汕、深江、深汕、珠肇、梅龙等高铁建设。抓好深中、黄茅海、狮子洋等跨江跨海通道和沈海、深岑、长深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抓好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珠三角枢纽机场、珠海机场改扩建等项目。

而深圳地铁集团2021年度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部署会议则透露,今年将高质量保障6支、12、14号线共97公里地铁新线开通,全线网运营里程达516.3公里;接管深圳首条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广州新塘至深圳机场段;岗厦北枢纽建成并投入使用;西丽、机场东、光明三大枢纽开工建设;轨道五期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研究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及高速磁浮线。

这些项目尤其是不约而同提到的重点项目,都预示着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时代已经到来。这些都和我们的未来城市直接相关,和未来城市是什么样、未来生活什么样直接相关。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深圳 城市 项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