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用开工厂的经验来种地,回乡创业的淘菜菜新农人

2022-02-01 16:51:09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周丹

大年初一,在家门口的淘菜菜自提点,武汉市武昌区的市民张女士取到了头一天通过社区电商下单购买了上海青、莲藕等蔬菜,准备晚上一家人吃火锅时用。

“听说淘菜菜的蔬菜都是‘晨采模式’,蔬菜从地里采摘后24小时就能直达居民餐桌。”回到家,张女士打开包装,对蔬菜的新鲜程度十分满意。她还留意到,商品外包装上注明,这批蔬菜产地武汉东西湖。

当天中午,就在张女士一家热闹地围着火锅大快朵颐时,数十公里外的付晓武,却在位于东西湖的蔬菜基地里思考,怎样才能在武汉的春节吃上一盘价格不那么贵的香椿炒鸡蛋。

2014年,付晓武关掉在南方蒸蒸日上的工厂,回到家乡武汉当起了一个从地里“刨食”的新农人,带着管理工业的经验,种起了田地,将安全、新鲜、低价的蔬菜端上武汉市民的餐桌。

那么,他的回乡创业是否顺利?能否带动家乡乡亲们共同致富?这个春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回乡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关掉工厂回去种地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农场五一大队的汇春现代农业基地,一排排银白色的钢架大棚下,已分区划片种上整块的时令蔬菜。

前一晚,已经入夜,大棚旁边的仓库内却灯火通明。

李晓武夫妇俩正和农户们一起忙着将刚采摘回来的蔬菜清洗、预冷处理、风干。根据淘菜菜系统自动下的订单,他们将蔬菜进行整理包装,然后按照系统预测量完成加工和配送。“这几天连续的阴雨天气给蔬菜采摘增加了难度。但是,像淘菜菜这样的销售渠道,能提供详细的订单量,就可以让我们减少库存和流通成本,降低损耗。”

春节期间,不少员工都回家过年了,为保证蔬菜供应,付晓武和没回家的员工们加班加点,每天忙到凌晨2-3点,早上6点就起床。“白天只能抽时间打个盹,一整天睡觉时间加起来不超过5个小时。”

忙碌是快乐的。腊月以来,该基地每天蔬菜供应量稳定在3万份左右,腊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期间突破5万份。其中,仅向淘菜菜供货就有1万余份。

“想当初,虽然爱人不理解,但这些年少不了她的支持。”谈起刚回乡创业的那段经历,付晓武点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妻子李显菊。李显菊脸上虽然嗔怪,但手中的活儿却始终没有停下。

时间回到8年前。

时年35岁的付晓武原本在广东惠州开了一家工厂,是知名品牌的供应商,效益蒸蒸日上。2014年,付晓武回到老家探亲时,看到家乡的地有不少荒着,十分心痛。“一家20亩地,每年种地时间也就三四个月,种了一季后就不知道下一季种什么,只好出去打工。”采访中,付晓武边忙碌边回忆:“那时候,老乡们种出来的菜品相层次不齐,也卖不出好价钱。勤扒苦作一大年,工也没打好、地也没种好。”

付晓武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用工业量产化的方式去发展农业,也许是条路子。

这一想法很快遭到家人的反对。妻子李先菊就是最先提反对意见的人:“隔行如隔山。你连小白菜和上海青都傻傻分不清楚,还想靠种地赚钱?”但付晓武认准的事,绝不放弃。他关掉惠州的工厂,毅然回到家乡扭转2000亩土地,建设3000平方米的蔬菜深加工车间和1000立方米高低温冷库,做起了一个从地里“刨食”的新农人。

一本厚厚的“种菜攻略指南”

妻子的话没有错,付晓武原本就是个农业“小白”,想要从地里“刨食”谈何容易。

第一年,由于销售渠道尚未打开、生产出的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原因,除去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外,他还净亏损近200万元。

“外地发来的上海青8毛一斤都有得赚,我本地的卖8毛还亏本,卖相还没别人的好。这样的竞争力,我不亏谁亏?”很快,付晓武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远赴日本、山东等蔬菜生产地学习考察,同时坚持用工业量产化手段管理,对农作物生产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生产工序和标准。

付晓武专门制定了一本厚厚的《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控制方案》,其中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施肥方法、蔬菜分拣加工包装、产品溯源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比如,杀虫除草要用定期定量生物农药、撒药7天以上才能收割,施肥时间、浓度如何把握。每次出菜,付晓武还会安排专门的农检员检测农药残留量,一旦超标就予以销毁,绝对不流入市场。

一开始,有农户不理解:“我种了一辈子菜,现在要你这个没种过菜的年轻人教我种菜?”付晓武便反复给他们讲道理:“农药超标、坏烂的蔬菜很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风险,害人又害己。”

有一次,一位农户将一车自己种植的大白菜拉过来,找付晓武理论:“你看,我按照你的方法,结果种出来的大白菜都烂了。”付晓武拿起一棵大白菜在手中仔细掂量,这批大白菜虽然外观完好,但实际上菜心都烂了。经追溯研究,原来是这位农户没有按要求施复合肥,土壤缺钙导致。

“这批白菜绝对不能流入市场。”付晓武将该农户地里足足两万棵大白菜,以3万元价格收购后,全部捐赠到养殖场当饲料,又帮助该农户重新铲地、补肥、播种……

看到丈夫整日在地里废寝忘食地忙碌着,李先菊也不忍心了。她将孩子留给老人,自己跟着丈夫奔走在田间地头。

所幸的是,乡亲们听进去了付晓武的“大道理”,也发现按照这些“条条框框”种出来的菜,确实能卖个好价钱,也就认准了这个理,一条心跟随付晓武。截至目前,汇春现代农业科技园年产值7000万元,已经带动了200户农户科学种植蔬菜,基地共有工人1200名左右。这些人都实现了在家门口工作,且收入比外出打工还要高。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付晓武发现,广东菜心、上海青、红薯叶这些外地品种在武汉很受欢迎,但由于运输等原因,价格居高不下。他决定差异化经营,在武汉本地种植这些蔬菜品种,降低成本。

每年2800万斤蔬菜不愁销

一个大棚约计1.1亩地,汇春现代农业科技园共有1200多个大棚,每年收成蔬菜约2800万斤,万一卖不出去,会不会烂在地里?

付晓武连连摇手,“我们种的菜一成熟,就马上被全部收走了,不用担心销售问题。淘菜菜这些大型销售渠道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只要肯吃苦,菜收完了进行土壤整理,就可以一茬接一茬地种。”

2020年底,浙江来汉种植户李师傅(化姓)向付晓武求助,自家种植的数百亩花菜滞销,眼看就要烂在地里。经查看,这批花菜品质较好,付晓武当即联系盒马集市(即淘菜菜前身)。很快,8万余斤、价值20万元的花菜,被盒马集市全部销售出去,解决了李师傅的燃眉之急。

2021年11月,正值莲藕大上市时间,东山农场有八九户莲藕种植户却犯了愁:共有约3万莲藕滞销无人问津,怎么办?得知此事,付晓武再次联系淘菜菜。淘菜菜第一时间调整上架,同样几天内就将3万斤莲藕销售一空。

“以前开工厂,我只用在家带孩子就行。现在,我白天要挽起裤腿和农户们在地里劳作,晚上还要在仓库调配、排产,总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李显菊嘴上满是抱怨,但付晓武知道,妻子正以默默付出的形式支持着自己的事业。

下一步,他将继续与淘菜菜深度合作,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并引进香椿等外地蔬菜品种,用优质优价满足多层次消费群体。

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周丹大年初一,在家门口的淘菜菜自提点,武汉市武昌区的市民张

关键词: 武汉 蔬菜 农户 菜菜 付晓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