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惊蛰,神奇动物在哪里

2022-03-04 11:50:14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黄超芬

3月5日,惊蛰。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里,有雨露霜雪,有春夏秋冬,只有一个节气名称是一个动物的“动作”,惊蛰。

古人将二十四节气再度细分,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惊蛰这样描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关人士解释说,“蛰”指冬眠的虫子,有藏的意思。惊蛰时分,春雷开始响起,把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虫子都惊醒了,所以陆游诗云“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在古人认知中,动物是知时气的,一些灵兽还能沟通天地神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关人士介绍,《易经》里说“日月丽乎天”,人类最早崇拜天体,日、月、星辰都是膜拜的对象,目前的文献、考古实物能证明,中国古人认为太阳里住着三足乌,月亮里住着蟾蜍。汉代画像砖里月亮上趴着肚子硕大的蟾蜍,是妇人怀孕的样子。蟾蜍是生殖能力很强的物种,春天产卵能铺满整个河岸,卵泡生出尾巴变蝌蚪,蝌蚪生出四腿变蟾蜍,形态不断变化,但生命仍在。“古人崇拜这样生存能力强的动物。今年是虎年,大概6000多年前,先民就在墓葬里用蚌壳摆成虎形。《周易·乾卦文》说:‘云从龙,风从虎。’”

该人士表示,中国古代民族多有崇虎习俗,土家族的祖先巴人更以白虎为图腾,土家族信仰白虎的文献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风俗通义·祀典》中有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亦避恶。”在民间,虎象征着力量和勇猛,是吉瑞的标志,具有驱邪镇宅的能力。人们给孩子们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睡虎头枕。

不仅在信仰上护佑先民,不少动物还进入到诗词中,以鲜明的情感形象影响中国人的审美视野和表达。

在雨水节气,南方过冬的大雁开始北归,候鸟的迁徙,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对大雁习性的观察,生发出满含个人情思的意象。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古人认为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鷓鸪啼处远人行”“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寒蝉在文人笔下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寒蝉鸣我侧”。

另外一只燕子,也是候鸟,在中国人的文字和情感世界里拥有了更丰富的意象、更多元的表情,“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惜春、相思、感伤时事,构筑起春景里丰富的审美体验。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