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奥斯卡”在走向平庸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2022-03-28 17:50:05 来源:凯迪网

留心便能注意到,今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不如往届引人注目,这是个令人有丝疑惑,但又会从内心深处认同的现象。

按理说,这一届没有优秀得出类拔萃,但也不至于来去如此悄无声息,可是看完大部分提名作品后,好像又明白了大家疲于关注这届奥斯卡的原因。

当它沉浸舒适圈后

重复:自我重复,重复前人,国度与国度间的借鉴挪用,令人兴味索然、“花样百出”的一成不变,色彩、风格、题材、拍摄,表面不断翻涌出香气,往里一看,只是新瓶装旧酒。

平衡,稳健,全面,这是近年来奥斯卡的追求目标,显而易见,它在今年做到了。

无论是肤色占比,还是题材范围,可谓是登峰造极的稳:性别、民族、政治、科幻,一应俱全,集历届大成之作于一体。换言之,缺乏那种洞中肯綮、让观众耳目一新的作品。

以十部最佳影片为例,每一部都能有同类型更为惊艳者胜出,即使撇开横向比较自带的主观因素,放眼历届提名,今年名单在“乏味无趣”榜上也能有一席之地。

它太缺乏使影迷拍案叫绝的选题或技法创新。大概波澜不惊的稳重,总要与陈陈相因挂钩。

噱头最强之《沙丘》,翻拍筹备期便声势浩大的它,最后沦落到只剩声势。拍出《降临》的丹尼斯·维伦纽瓦,一头扎进哲学“迷思”,着迷于虚论高议,钟情于极度个人化的视觉美学。

明知过度个人尽头是市场倒溃,《银翼杀手2049》的崩坏就是最好的例证,但这并没有起到警示作用,丹导在走向仅余自我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配乐、戏服设计、视觉效果,众多奖项提名都可以赠送给《沙丘》,但最佳导演?不可能。不会讲故事的导演,是影片之大忌。

美学鉴赏能力,每个人都有,电影就是要整体提高这种水平,导演孤芳自赏是行不通的,阳春白雪也要兼顾下里巴人。

尤其当导演明明可以把故事说得娓娓动听,但他就是不愿认真与普通观众沟通的时候,便显得愈发气人,不给最佳导演提名着实合理。

当初《降临》纵使沿用了《星际穿越》非线性时间的叙事结构,但其丰富而细腻的故事情感,足以让它在科幻领域垂名青史。《降临》把科幻、女性和东方水墨协调得多融洽,《沙丘》的种族与和平就有多浮于表面且僵硬。

他们玩得开心就好?

同样流于表面,空有虚名的还需加上《玉面情魔》。大导演们最近宛如陷入了集体魔怔,在名为“自我美学”的party上狂欢蹦迪,疯狂践踏试探观众的共情底线,然后殊途同归的纷纷票房败北。

时隔四年上架新作的托罗,又从《环太平洋》《水形物语》的巅峰状态跌落回《潘神的迷宫》水准。

诡秘感是实至名归的吸睛利器,但它绝非弱化剧本的理由,特殊氛围只能是锦上添花,故事才是电影保有生命力的恒久基底。

《玉面情魔》褪去了托罗前些年对市场的妥协,重整削弱故事、玩弄氛围的旗鼓(即逻辑沦为情绪的打造工具)。合理?抱歉,不在回归初心后的导演考虑范围内。

面对梦寐以求的著作电影改编权,托罗大概多少有点失了心智。讲个笑话,陀螺说《玉面情魔》是他第一次真正拍摄关于社会阴暗面的电影。真想代表这两部电影全体演员,表达对导演的敬意,可惜没这个熊心豹子胆。委实太浪费演员配置了。

但正经论起演技浪费,《不要抬头》更胜一筹。小李子,大魔王,梅姨,甜茶,钱德勒,马克·里朗斯,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员阵容却配着稀里糊涂的电影。

就是说,玩不好英式讽刺,我们就不玩。辛辣尖锐的美利坚脱口秀,它不经典吗?

和《2021去死》一对比,就高下立见。有人宣称这两部作品构成了互文,属实抬高了《不要抬头》,低估了《2021去死》,实际两者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在资金、演员、后期等各项投资都落后于《不要抬头》的情况下,《2021去死》凭借纪实真新闻素材、伪纪录片形式、美式黑色幽默成功获胜,脱离了《不要抬头》级别尴尬的英式模仿秀,成为了有益于观众法令纹的作品。

及格品们

这两年好莱坞格外注意吸收百家之长,在接二连三的全球票房打击下,低下了高傲的头颅,默默开始取长补短,学习起了他国影片制作的优点。

其中,英式幽默是学习借鉴泛滥区,优秀毕业生前有《太空部队》,后有《2021去死》;至于《公寓大楼里的谋杀案》、《不要抬头》,虽然是差生,不过冲着它们勇敢坚强的学习精神,也狠不下心严厉苛责,只期望它们向优秀毕业生学习:勿忘初心,牢记本土优势。

当然,也有依旧遵循好莱坞传统的作品,像King Richard,《健听女孩》,皆为好莱坞影片模范。虽然励志电影《国王理查德》,给人一种逼迫的潜在压抑感(属实是个人观感),但它的正向能量确实能在种族问题日益凸显的美利坚起到激励作用。

但整体来说,这届的励志片,少了点强烈的真实驱动力,不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来得扣人心弦。

也许是因为角色塑造缺乏前史,或者是叙事节奏过度跳跃、情感粘性不强(这就彰显出导演取舍手法和片长重要性),亦可能是观赏太多励志作品,情感波动点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总之,除了《国王理查德》这个让人以为讲述英国王室的政治风译名外。励志片组合,确实没做到往届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定睛一看,今年制作团队们好像真的露出了黔驴技穷的势头,翻拍快占了三分之一,且票房、口碑不曾超越前作,全球电影市场都仿佛进入了休眠过渡期,仅偶尔冒出提前苏醒的意外惊喜。始终屹立不倒貌似只有投资方。

电视圈反而非常火热,各大串流平台打得风生水起,收购与被收购,重启与再组合,引起无数讨论,收割一波又一波的粉丝期待。尽管兜来转去都是有粉丝基础的IP宇宙。

敢于原创的人员,在近两年便格外值得嘉奖。凭《犬之力》自上而下全面出名的简·坎皮恩,首次把流行乐真正融进叙事的《倒数时刻》,第N部稳固日本情绪电影地位的《驾驶我的车》,书写历史记忆的《平行母亲》,每一部都因某方面完全独有的原创性而愈显吸引力,可见“人无我有”多难能可贵。

同样刻录回忆,主打儿童视角的《贝尔法斯特》,在前辈《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衬托下,便失去了结构和视听层面的吸引力;而其描绘社会群体变革的能力又不如《再见列宁》,后者视听语言、情感铺垫都不落下风,甚至还有与细腻亲情相得益彰的历史厚重感托底,《贝尔法斯特》只能输得心服口服。

庆幸这两年没有以小见大的历史感电影出现,不然《贝尔法斯特》必定成为“那些你不知道的小众冷门电影”一员。

虽然此届奥斯卡没有彻头彻尾的创新作品出现,但多少有几部对观众胃口,“稳重”不能白追求,何况片单基数也有几十部。

至于百花齐放的局面,总会在某日归来,经济会好的,市场会活跃的,后浪肯定会推走前浪。拭目以待。

关键词: 贝尔法斯特 拭目以待 讲个笑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