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女子争执后驾车撞死母亲案:把她和吴谢宇相提并论,还为时尚早

2022-04-26 14:56:09 来源:凯迪网

辽宁庄河一女子(37岁)与其母亲因琐事发生争执,驾车将其母亲撞伤后逃逸,最终导致其母亲死亡的事情在网上引发道德审判。甚至有人直接把涉事女子和吴谢宇相提并论,称其为“女版吴谢宇”。

要知道,仅以“女子争执后驾车撞死母亲”的既视感来讲,确实会触发我们去联想“吴谢宇弑母”案,起码就“致死因果”所触发的“道德审判”逻辑有的一拼。不过透过初步的案情,我们又会发现在“争执”和“致死”之间还有“撞伤”和“逃逸”。

并且可预料的是,伴随着调查的深入,悲剧背后的复杂性将会逐步被释放出来。所以强调“女版吴谢宇”,从根本上讲只是“道德审判”的一种腔调,并不能对核心事实进行完整的评述。因此把涉事女子和吴谢宇相提并论,也只能基于“道德审判”展开,而回到“法理审判”上,其实不同之处是很多的。

在这个问题上,仅从双方的犯罪事实来看,吴谢宇就比庄河这位女子更加罪孽深重。因为吴谢宇还涉及诈骗、买卖证件等犯罪行为,虽然这些都被他犯下的弑母罪笼罩得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基于法理惩治来看,却是吴谢宇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再就是作案的动机,吴谢宇案预谋性质较强,而庄河这位女子仅就初步的案情来看,“过失致伤致死”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当然到底是“激情”导致的“过失致伤致死”,还是另有隐情,这还需要基于进一步调查去分析论证。

之所以要强调这些,并不是为庄河这位女子脱罪,而是我们在看待“致亲死亡案”时,即便收不住直觉意义上的愤懑情绪,也要在情绪平缓后基于复杂视角去打开案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当事人可怜的那面,而非只是对可恨的那面进行唾骂。

毫不夸张地讲,很多人在看待“女子争执后驾车撞死母亲”案时,就因为看到“撞伤后逃逸”这几个字,就觉得马上给涉事女子定罪也能办成铁案。换句话说,在没有具体调查的辅助下,有些人就敢喊出“必须死刑”这种情绪性绮语。

可问题是,“马上定罪”和“办成铁案”如果恰好对上还行,要是稍有差池,便会造成新的悲剧。尤其是牵涉家庭伦理的“致亲死亡案”,相较惩罚的意义而言,显然警示的意义对世人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何很多“致亲死亡案”的处理上,往往是比较谨慎的(审理周期会较长)。毕竟从根本上讲,它比别的致死案件的悲剧性更重,所以更需要全面性地打开。

我们都很清楚,人们在谈论“致亲死亡案”时,都会先入为主的介入道德审判,但是依然不能否认致死者和被致死者之间的情感纠缠。因为就亲情之爱和亲情之怨来讲,它们是无法抵消的,甚至是互相助长的。这一点上,无论是吴谢宇案中,还是别的“致亲死亡案”中,都是有既定体现的。

就此我们再看“女子争执后驾车撞死母亲”案,庄河这位女子到底是有心撞伤致死母亲,还是情急之下的失控行为,只能靠进一步调查去还原真相,因此把她跟吴谢宇相提并论,在法理审视上显然有些为时尚早。

关键词: 相提并论 为时尚早 犯罪事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