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评!记者记录家庭医生“工作日志”:用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成为居民坚实的“医”靠
2023-01-01 11:28:17 来源:凯迪网
央广网北京12月3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因时因势优化调整,连日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冠病毒,全北京市4万余名家庭医生、5000多个家医团队全天24小时守候,他们从对新冠轻症患者开展日常救治、康复管理、病房服务,到为慢病患者开具处方、指导用药、在线答疑……这群身处老百姓家门口的家庭医生,用一次次问诊、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线上咨询回复,让居民多了一份坚实的“医靠”。
(相关资料图)
12月30日,中国之声记者跟踪采访了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家庭医生张娟,一起来听这位家医的“工作日志”。
午饭饭口刚过,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患者和家属已经络绎不绝。张娟用十来分钟的时间匆匆对付了一份盒饭,重新穿戴好防护“装备”,走进全科一诊室,准备接待病人。
张娟介绍:“年底人多一点,我们门诊不停,从早晨8点一直到晚上5点,全科是没有休息时间的,也没有午休。现在是倒班,我吃完饭我接班,然后另一个大夫接着吃。”
12月30日下午,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人来人往(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区,患者等待医生接诊(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对于习惯了快节奏工作的张娟来讲,这一天的排班依然算得上特别。上午,她作为中心直属的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之一——万柳站的站长,在万柳站全科门诊出诊了半天;下午,她难得回到中心的全科门诊坐诊。来中心就诊的门诊患者多是周围老街坊,其中不少是家医签约患者,他们在分诊台签到时会优先分派至自己的签约医生。张娟下午一“开张”,便遇到了老熟人韩淑萍阿姨。
韩淑萍:娟儿,你怎么回来了?
张娟:韩阿姨,好久没看见您了,您和叔叔还挺好的?
韩淑萍和她72岁的老伴儿都是张娟的家医团队近1800名签约患者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张娟对老两口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惦记叔叔脑血管病的近况;韩淑萍也直言,热心的张娟不像大夫,更像“邻家姑娘”,签约六七年来,两人早已相处成“母女”,她更是眼瞧着张娟家的孩子从还未出生到来年即将上小学。
张娟和签约患者韩淑萍(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韩淑萍这次过来,主要是给老伴儿开些脑血管病的日常用药,趁着开药系统“反应”的功夫,张娟见缝插针式地跟韩淑萍聊上几句家常,嘱咐老两口照顾好身体。
韩淑萍:我们都“阳过”了,你叔还没事儿,脑血管什么的也没事儿,他一点症状都没有。
张娟:这次感染的人确实特别多,你们也都属于重点人群,过来了就好了。你俩挺好就行,我还担心你俩呢!
韩淑萍:你家孩子“阳”了吗?
张娟:还没有,疫情来了之后,家里根本顾不上,我把他送回老家了……
年底本就是慢病老人来社区医院就诊和开处方的高峰期,叠加新冠疫情,2022年的最后几天,张娟和同事们压力倍增,一位全科医生一天要接诊一百多位患者,这其中有来开药的慢病患者,还有感染新冠转阴后被相关症状困扰而前来就诊的患者。
张娟的日常工作,考验体力、耐力,更考验记忆力。一位非张娟团队签约患者的家属来代开糖尿病日常用药,面对家属在选药方面的疑惑,张娟一股脑掏出所有相关领域的储备知识细心讲解,甚至靠手绘图帮助家属理解药物作用机制。而缓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焦虑,靠全科大夫的专业知识,更靠真诚和耐心的沟通;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高发阶段,张娟还会提醒患者和家属减少重复备药。
患者家属:咱们现在有没有治疗发热的药,我备着点儿。
张娟:您昨天在广安门医院开的止疼药洛索洛芬纳片,既能止疼又能退烧,您不用再备了,手里的药已经不少啦!在感染新冠发烧的时候,它和布洛芬的作用是类似的。
患者家属:我们家一个都没“阳”,有点儿害怕,不知道明天怎么样。
张娟:不用害怕,阿姨虽说有糖尿病,但她相对年轻,又接种了三针疫苗,所以您不用过分担心。咱们正常的防护还是得做,比如说像您这口罩,其实就是不合适的,咱们不建议戴带有呼吸阀的这种口罩。
患者家属:跟你在一块儿真长知识!
张娟指导患者用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和二级、三级医院的医生不同,相比看病本身,张娟坦言,她的工作重心似乎更在于如何对患者做好沟通上。
“他会问你好多问题,一些问题其实跟疾病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可能他最主要是心理焦虑,我觉得我们更像是沟通员、协调员。你看我们门诊的人,他可能东一嘴西一嘴的,你就得啥政策都知道、啥都得去解释。包括刚才有个患者他想问新冠疫苗的事儿,我们现在也会排疫苗班,有专门的疫苗接种点,我平均一个月去两次,之前还要入户给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打疫苗。”张娟说。
忙完了门诊,时间已近傍晚。张娟拿出手机,马不停蹄开始忙起线上的工作。万柳站辖区内的一家养老驿站近期还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张娟几乎每天都要和养老驿站的负责人沟通这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用药需求,开好药后再抽空送到驿站去。
张娟通过微信通话向辖区内养老驿站负责人了解老人的健康动态(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而相对12月中旬感染高峰时那段更为艰难的时期,张娟最近接打的电话已经少了很多。前不久,北京各区公布了家庭医生团队联系方式,有任何疑问,市民都可以打电话咨询,再加上自己团队的签约患者,新冠感染高峰那些天,张娟的手机时不时会响起;更别说微信和问诊平台上的那些咨询信息了。
记者:有记录过这一个月来接电话最多的那一天接了多少个吗?
张娟:大概有60来个!除了接到的,还有我打出去的,加上打出去的大概得有100多个,因为还要随访一些特殊人群。我夜里三点接过一个电话,一个老人他有点儿发烧,孩子没在身边,只有一个保姆照料,保姆也有点儿发烧了,他手里也有药,但是不知道怎么用。家医电话对外公布后,有些患者和家属就打电话咨询病情。
张娟在线上回复签约患者的咨询(受访者供图)
张娟在门诊室的桌子上以及自己的身上,都没有水杯,她一下午都没有喝水,也几乎不起身。门诊之外,大量对辖区内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等重点人员的摸排、电话随访工作,让这些家庭医生们的腰也跟着超负荷“工作”,张娟说,这个月,她的腰椎间盘突出犯了三四次,严重时疼得走不了路,同事里戴着腰托、贴着膏药上班的比比皆是。而张娟的温声细语中也隐藏着一份保存“战斗力”的技巧——相比腰疼,她更担心自己“阳康”了没多久的嗓子因为说话太多而失声。
张娟说:“每天感觉我们就好像是不停在说话,看门诊得不停讲,各种电话还有指导……毕竟特殊时期,医护人员肯定得有个担当、有个奉献,这个时候你不上,什么时候上?”
张娟(左二)在万柳站培训医护人员(受访者供图)
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直属的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辐射着丰台区新村街道和看丹街道近20万名居民,中心190余名医务人员全部兼职家庭医生,管理着近8.4万名签约患者,这其中,患有基础疾病及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大半。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强告诉中国之声,这些家庭医生们正用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成为居民坚实的“医”靠。“对我们辖区内的很多居民、特别是签约病人来讲,我们平时建立了非常好的一种信赖关系,患者和大夫之间沟通交流比较多,一旦有什么情况,他们会及时向我们反映,我们也会及时通过家庭医生APP等,线上直接就可以给患者反馈,指导得比较及时,联系也比较密切。而且咱们社区中心常用药都有配备,能满足患者基本的需要,他们也觉得比较踏实。”
为期三天的元旦小长假,张娟每天的排班都不一样:一天在万柳站出全科门诊;另两天则又要回到中心,一天出全科门诊,另一天出发热门诊。尽管最近这些天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幅减少,但值发热门诊班的那天对张娟来讲却并不轻松——为了满足辖区患者住院需要,帮助缓解二、三级医院床位压力,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加紧增设病床,张娟要在兼顾发热门诊的同时协调病房改造。
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期增设的住院床位(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从早上七点半上岗,到忙完杂七杂八的各种事项,时间经常过了晚上七点,张娟每天的实际工作时长已经接近12个小时,这段时间也是她成为基层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的九年来度过的最艰难的时刻之一。回家的路上,她还将再次打开手机,一一回复那些线上的咨询;她更不敢在睡前关机,因为还要守护更多在深夜里焦虑的患者。
“希望随着感染人数的下降,不管是老百姓也好,或者我们大夫也好,都能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张娟说。
关键词: 家庭医生 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国之声
推荐内容
- 全球热点评!记者记录家庭医生“工作日志”:用触
- 崇明线超大盾构“申通号”开启穿越长江之旅
- 世界简讯: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尽最大努力保护“老
- 当前关注:【紫牛头条】再见2022,愿每个人的生活
- 天天实时:湖北多地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天气 1日
- 世界热资讯!稳经济·促发展丨扎实推进复工复产,
- 聚焦:各地医疗机构全力以赴保障患者医疗救治
- 天天播报:浙江杭州各大医院全力以赴 保障患者救治
- 视点!重庆多措并举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 焦点访谈丨RCEP一周年 共享机遇
- 元旦假期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50万人次
- 当前快看:欢乐祥和迎新年 神州大地气象新
- 天天视点!新华网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 环球最新:极目新闻记者对话中超冠军武汉三镇队主
- 焦点短讯!和1亿个你,一起拥抱新生活 极目新闻
- 昨起,武汉市开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 职工医保
- 9.4分的《风味人间4》背后——用一粒谷粒包裹世间
- 娱乐圈期末大考(作品篇)
- 今热点:新的一年,让稳健韧性置顶 | 2023新年献词
- 2022年A股市场大盘点:绿康生化、西安饮食、宝明
- 环球速递!券商投行承销年度排名出炉!券业"一哥"
- 镇江阿里云创新中心盛大开园,“数字润州”呼之欲
- 今日播报!2022快手直播聚光盛典节目单曝光,三大
- 今日关注:2022年武汉收获20个鸟类新记录,几近去
- 打破工作壁垒,十堰地区高速运营管理实现“一盘棋
- 世界视点!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知!在新冠
- 惠民政策助力湖北旅游市场回暖,“热汤白雪”引领
- 携手抗疫,他们将生活物资送到老年居民家门口
- “阳了”后怎么呵护脑健康?脑病科专家提醒注意这
- 应对元旦车流高峰,湖北高速站所开展安全巡查
- 实时焦点:“阳康”后可能出现病毒性心肌炎?专家
- “梅林·乡约”湖北竹山第六届秦巴腊梅文化旅游节
- 全球实时:新冠病毒感染 如何科学服用解热镇痛药?
- 焦点简讯:2022年度温暖,请战友查收
- 多措并举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屏障——湖北优化抗疫举
- 世界快看:新冠感染转阴后仍感疲乏 如何正确康复?
- 【“一带一路”央企逐梦】托起生命的希望
- 天天视点!回望2022 了不起的普通人明亮如光、温
- 全球快看:比亚迪汽车调整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
- 圆满收官!国内最大近海航区集装箱船平安出海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