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环球资讯:2023 机器与人类,谁的未来更光明?

2023-01-02 14:31:01 来源:凯迪网

51 岁的美国投资人马克·安德烈森(Marc Andreesssen)是世界上最早的互联网浏览器 Netscape 的创始人之一,后来他的对冲基金是 Facebook,Twitter,Skype,Foursquare 等等如今家喻户晓的硅谷公司最早的投资人。安德烈森身价 17 亿美金,靠自己对科技行业的预判能力吃尽了过去 20 年互联网行业的红利,在 2022 年最后一天,他却在 Twitter 上说出这样的话:“没有人知道 2023 年会发生什么,不管是股价、通货膨胀、利率还是经济。”

事实是,三年的新冠疫情、全球各国政治激进鲁莽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市场波动与生活方式变化已经把人类带入了全新的,我们不甚熟悉的负增长时代。作为全球科创、新经济中心的硅谷是所有人垂涎的掘金胜地,然而整个 2022 年,科技行业也开始处于极为危险的被动境地。人们忽然发现,硅谷一个个臃肿到巨幅裁员依然对产品可用性鲜有影响的超大型企业,与当年马斯克、乔布斯、扎克伯格、盖茨等在地下车库里白手起家的初创企业文化毫无关系,而那些被拍成电影的励志故事都已经有了 15 年以上的历史。

2023 年,我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是否我们不再能从琳琅满目的手机 app 里找到把生活变得更便利的增长点?是否那些新编出的滚烫故事,无论“元宇宙”“NFT”还是“人工智能”,都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虚构文学?是否,tech 满地捡黄金的时代正在走向尾声?而更重要的是,大环境负增长的情况下,资本会从哪里着手寻找全新的未来?


(资料图)

2021 年 10 月,马克·扎克伯格将大名鼎鼎的 Facebook 公司改名 Meta 的举动令人费解。他在改名发布会上呈现的 VR 虚拟现实图景像古早 VR 游戏 Second Life 一样简陋,但从今天倒回去看,这也不是草率简单的举动。扎克伯格面对很多硅谷大公司走投无路的境地。他比谁都明白,人类社交的商业属性已经被摸到骨髓里,再多一分钱也很难榨出来。一年市值翻几倍的商业奇迹已经很难实现,但投资人却依然以此要求科技行业。

扎克伯格迈得步子太大,他试图改变人类生活的基本逻辑,想把人类社会彻底“可视化”并“上传”到科技公司可以控制的“云端”。这听起来过于科幻,恐怕没几个人能相信这样的事情真能发生。短短一年以后,Meta 改革被宣告彻底失败。Facebook 付出了大幅裁员的惨痛代价,但这不过是开始。2022 年受挫的不只是 Facebook,还有股价被腰斩的 Netflix,伊隆·马斯克入主后裁员到只剩下一屋子员工也还是每天巨额亏损的 Twitter 等等,甚至 Cisco、Oracle、微软这些经历过上一波 dotcom 危机的老牌科技企业也面临转型。

而 2022 年末的 FTX 事件更是让这几年被科技资本追捧的虚拟币圈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比特币跌到 5 年来最低点,以虚拟币为基础的各类金融炒作几乎都被证明安全性很低,甚至偏远地区挖币矿的数据工厂都人去楼空。

科技行业第一次发现自己不再像过去一样,可以斥巨资迅速开通一条康庄大道,而这把一切推回到原点:人类究竟为何需要科技进步?我们花了大量的金钱与资源投资所谓的“创新”,究竟要的是什么新的东西?

2022 年 11 月上线的 ChatGPT 给出了一种解释:能很大程度取代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在 ChatGPT 的大量测试之后,OpenAI 预计将在 2023 年推出新产品 GPT4。从 ChatGPT 的使用经验看,GPT4 会拥有极强大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内容生成能力,完全可以比人类更好地完成大部分办公室白领在做的工作,且在效率更高的云数据技术支持下,根据预测,把整个互联网上所有的文字通读一遍也只不过需要花个几百万美金。人类哪怕全部加起来,要做到这点,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AI 行业的愿景从来与人类所谓的福祉逻辑是相悖的。有经济学家预测,GPT4 可能会取代世界上 3 亿多人的工作,且讽刺的是,ChatGPT 出众的写代码能力可能最先取代它背后的程序员们。

ChatGPT 提供大脑,而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机器人公司正在发展最适合超强人工智能大脑的人造身体。这些身体能翻跟斗也能跳过障碍物,比大部分人类的身体灵活健壮得多。科幻电影里最常出现的机器人消灭人类图景,仔细想想真的已经不完全是幻想。

人工智能当然并不比人“聪明”,ChatGPT 甚至会主动告诉你它没有任何主观趣味或评价标准,分不清好坏,也不能辨别喂给它的信息是真是假,但这些并不是什么劣势,甚至算法本身已经经常在和自己打交道。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相当多的“内容生成机器“,可以根据社交网络上流行的内容,迅速生成大量最符合算法逻辑的小视频,用图库里的美图配上机器拼贴的流行音乐和机器人配音,它不需要以假乱真,只需要批量生产,满足大量人类消磨时光的需求。

人类从中得到了什么呢?社交网络越来越像机器人自己的社交网络,人类学习知识原本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如今却可以用人工智能完美代替自己学习,把整个升学过程变成一种机械通关游戏,而最终的结果是,任何一个环节,哪怕对未来的预测,都可以让机器完成。

2023 年,科技行业从业者与投资者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选择人工智能,其实是把人类的未来放在相当危险的境地。这是二选一的豪赌。人类仿佛把自己从经济活动当中完全剔除了出去,甘心只做最后一个环节的消费者,这样的状况,谁也无法预料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就目前的状况,整个 2023 年国际经济大环境很难有大的起色。欧美通胀依然居高不下,利率随之越涨越高,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效率降低,而中国在新冠疫情恢复后是否会采用与 2020 年欧美一样的经济刺激政策,把水涨到新的高度,我们还不能知道。即便经济得到货币政策的持续刺激,消费者对未来的信心也处于过去 15 到 20 年的最低点。负增长,或者至少减缓增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2023 年主题,这也导致人类不再愿意大幅度负债或者消费。

从科技消费品来看,智能手机、运动相机、游戏设备、健身设备等依然是人类目前需求最高的产品。过去三年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些不可逆的变化。人类更倾向在家里完成大多数的工作和娱乐活动,也因此,耳机、头戴式 VR 游戏设备、无人机、户外烤炉、高端床垫、甚至乐高玩具等成为了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产品。

马斯克的特斯拉正在开发的 Cybertruck 甚至已经计划把车改装成一个数码时代人的真实家园。预计在 2023 年发布的 Cybertruck 上面能放得下床垫,可以携带大量储物空间,有让人能非常舒服地玩游戏看电影的电子设备,在任何地方都能停下来,让人不再把“家”当成一个固态的概念,某种意义上也不再需要拼命工作只为了承担高昂房价。对自己也不买房,不喜欢不动产的马斯克来说,一辆自动驾驶的大体积电动汽车可能就是他的理想居住空间。而如果这种数码胶囊生活是人类未来的大方向,那么 Cybertruck 可能有划时代的意义。

科技新产品里,另一个非常科幻的方向是智能镜片。Mojo Vision 正在开发的智能隐形眼镜片里据说有世界上最小的 LED 显示屏,只有 48 毫米大,会根据眼球移动操作。这款产品如果在 2023 年能够上市,则会把我们与数码产品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到几乎为零。戴上这种隐形眼镜,你走进超市可以直接看到货物卖多少钱,玩 VR 游戏不用再戴头套,至于还能做什么,可能要字面意义上拭目以待。

2023 年,在世界往恢复疫情前的秩序更近一步的情况下,人类还是否愿意像以前一样走出家门,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只为了和工作伙伴开线上也能开的会?受了重创的旅游业、航空业、展会行业是否能回到过去繁荣的状态?这里的答案并不简单。但在 2022 年末的足球世界杯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人类充满热情地聚集在一起为古老的体育精神欢呼,也许人类对宅家生活的依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阙值。

2023 年注定是难以预料的一年,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繁荣与乐观的年代过去,人类应当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未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交网络 安德烈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