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全球看热讯:当阳“信义农民”16年还清98万元“良心债”

2023-01-10 15:05:59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

视频剪辑 刘俊华

通讯员 魏茜 曹亚平


【资料图】

他是别人失信的受害者,但他却坚守住了自己的信用。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改变了他们全家的生活,但他认为“信义”比幸福更重要。

近日,湖北宜昌当阳农民陈廷海,16年偿清乡亲们98万元“良心债”的故事,在十里八乡被传为美谈,也为他赢得了中央文明办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的称号。

别人失信让他欠下98万元“良心债”

陈廷海今年61岁,是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他干起了粮食经纪人的生意,从附近乡亲们手里收购粮食。因为他勤劳能干、为人诚信、买卖公平,乡亲们都乐意将农副产品交给他代为销售。

正是靠着这点本分的生意,陈廷海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家境殷实的他,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却对乡亲们非常慷慨,无论哪家有了难处,他总是热心伸出援手。

2006年5月,陈廷海收购了村里200多家农户的50余万公斤油菜籽,总价值98万元。他将这批油菜籽交售给一直有生意往来的枝江市七星台镇一家油脂厂,油脂厂老板说,如果将这笔款投资进来,年底能获得优厚的分红。

考虑到与对方合作多年,回报也很可观,陈廷海征求大家的意见,承诺大家到时都能按比例分红,乡亲们都说“完全信任他”。于是陈廷海将乡亲们的油菜籽款全部投进去,自己另外还投入了一些积蓄。

转眼到了当年夏天,突然传来一个晴天霹雳——油脂厂的资金链断裂,老板直接跑路了。陈廷海和妻子刘志君骑着摩托车,狂奔30公里赶到油脂厂,只见到门口聚集着一群要债的人,老板却不见踪影。陈廷海夫妇顿时眼前一黑,几乎瘫倒在地:乡亲们近百万元卖油菜籽的钱啊,这以后拿什么还啊?

为还“良心债”饱经风霜的陈廷海

乡亲们的善良更加令他寝食难安

炎炎夏日,陈廷海一家却如坠冰窟。抱着仅存的一丝希望,陈廷海留在厂里继续交涉。回到家中的刘志君病倒在床,整日以泪洗面。

很快,油脂厂老板跑路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卖粮的乡亲们都知道了。抱病在家的刘志君一直忧心忡忡,她时刻担心着乡亲们会上门催讨粮款,而家中实在没有支付的能力了。她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乡亲们真要逼债的话,她只能给大家下跪了。令陈廷海夫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过去了,竟没有一名乡亲前来催款。想到收油菜籽时,答应要返给乡亲们的菜籽油,他们托亲戚通知乡亲们前来领取,也是没有一名乡亲前来。

有一名村民本来提着油壶走到半路上,听别人讲了陈廷海家里碰到的困难,也又拎着空油壶回去了,还觉得很不好意思。

乡亲们的善良让陈廷海夫妇在厄运面前感到一股温暖,也更让他们心头添了许多愧疚。他们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夫妻二人把家里的生猪、鸡、鸭、口粮等值钱的东西悉数变卖,并拿出亲戚们凑来的一些钱,挨家挨户上门说明情况。

陈廷海夫妻的到来令七组杨志群一家大感意外。3年前,杨志群因手头拮据找陈廷海借钱应急,陈廷海丝毫没犹豫就应了下来。在她心里,陈廷海一家是绝对的好人,“这钱我真没指望能要回来,你们也是被骗的,我实在不忍心找你们要钱。”

“我现在先还一部分,你们别担心,只要我有,我一定还上。”陈廷海递出钱,态度坚决。

“你们现在哪还有钱?我这欠的不多,我不准备要了。”同村汪林顺将陈廷海夫妻推出门外。

“我3个小孩读书都找老陈借过钱,他不嫌弃我们,现在他遭难了,我决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为难他。”邻居吴开银安慰陈廷海,“有钱就慢慢还,没钱我们也不催,你们一定要振作起来!”

只有还清债务才能挺直腰杆做人

乡亲们的宽容,并没有成为陈廷海夫妻安心赖账的借口。陈廷海找到枝江一处建筑工地干了一年小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家被纳入低保,夫妻二人整合了自家土地和流转土地13亩,每日起早贪黑勤扒苦做。又过了一年,陈廷海咬咬牙,借钱买了一辆农用车,重新干起粮食收购。缺少本钱,只能等粮食卖出去后再给乡亲们结账,许多乡亲依旧信任他。每收一万斤粮食,还掉乡亲们的粮款,可以结余200元,他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积攒。

那时,陈廷海的儿子陈超刚从南开大学毕业,本来准备考研究生继续深造,他得知家中的变故后,决定马上就业,帮着父母一起还债。一家人抱成一团,除了日常的基本开支,他们停止了任何多余的消费,连衣物鞋子都是亲戚接济的。陈超每月的工资只留下几百元生活费,多余的都寄给父母还债。

那些年,陈廷海和妻子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还账。儿子工作、恋爱、买房、结婚统统顾不上,他们深感亏欠儿子,却也顾不过来了。

有朋友好心劝他:“不要把压力全揽在自己身上,投资分红泡汤,不能全算你的错,这其实是笔三角债!”陈廷海只认一个理:“当初乡亲们的粮食交到我手里了,我只有付清粮款才能挺直腰杆做人!”

妻子刘志君是最理解丈夫的人,在陈廷海外出打工的日子里,她就独自料理家务;陈廷海在家种地,她就随丈夫一起下地劳作。这对善良守信的夫妻已记不清那些令人绝望的日日夜夜,他们偶尔会翻出记账的小本子:杨志群8000元、苏祖元5000元、任志芬7000元……这些年,他们借了新债还旧债,总算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一天晚上,在还掉最大一笔债主的10000元后,陈廷海忍不住奢侈了一把——他在村口小商店买了一瓶几块钱的劲酒,边喝边流下五味杂陈的泪水……

陈廷海夫妇渐趋平静的生活

16年艰辛赎回比钱可贵的“信义”

如今的陈廷海年逾花甲,瘦小的身躯已有些佝偻,但他饱经风霜的脸庞上却透着坚强。16年的还债压力,并没有令他潦倒不堪,相反他们的房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的桌凳、屋外的柴草和农具,都摆放得井然有序。

儿子陈超也很争气,不仅帮家里还了10多万元的债务,还靠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成为家里新的顶梁柱。每次回家,他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看望父母,还出钱将老屋修缮一新。

16年的还债路,陈廷海的兄弟姐妹也在他身后给了许多默默的支撑。出事之初,并不宽裕的兄弟姐妹们迅速凑来4万元给他应急。

陈廷海还剩一点债尚未还清,但在乡亲们眼里,他的“信义”早就是满分了。杨志群是陈廷海的头号“债主”,这些年累计借款近8万元,作为回报,陈廷海收粮食时都会主动免除杨志群家的运费。然而每次陈廷海卖完货要给杨志群结粮款时,都会被挡回来:“你都这么困难了,这钱你就先拿去周转、还账,我不急着要。”

朴实的乡亲何止一位,杨邦银接过陈廷海还来的一万元粮款,坚决拒绝了利息:“当年要不是你借钱给我看病,我怎么能好?我的命都是你保住的。”

秋收过后,陈廷海家13亩地的粮食卖了个好价钱。收到粮款,他第一时间还上3笔。回家的路上,他和妻子相视一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过,这16年,我不后悔!”

陈廷海的事迹传开后,许多当阳人为之感动。一位网友评价:“身为农民更知农民的艰辛,老陈坚持还债是对乡里乡亲最好的注解。”还有网友对“债主”们不追不讨的义举大加赞赏:陈廷海践行的是“信”,村民们践行的是“义”,如果村民追债诉讼就可能演变成另一个故事。

前不久,陈廷海被中央文明办评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根据他的事迹创作的原创歌曲《信义好人》,在当阳广为传唱。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