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全球看热讯:兔年春晚藏着非遗巧思,文化学者带你沉浸式赏析

2023-01-23 21:19:25 来源:凯迪网

2023央视春晚,从歌曲、舞蹈、创意节目、民俗表演、杂技、武术等多种节目形态,到春晚吉祥物、主标识、舞美设计、演员服装等都有文化元素的巧思妙用,特别是用了许多非遗元素,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科技与文化融合之中打造了一场视听文化盛宴,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采访中,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文化学者戴珩表示,非遗在春晚中的精彩呈现,所散发出的迷人光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分之一节目植入非遗元素


(资料图片)

盘点来看,直接运用非遗艺术形式和非遗元素的节目就多达11个。开场《花开种花家》中,演员手持的吉兔造型和演员演出服上印制的瑞兔图案,正是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两项民间美术项目:布艺和剪纸。歌曲《百鸟归巢》的创意直接来源于世界级非遗项目南音。南音源于唐,成于宋,发源于泉州,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称。谭维维与“南音”艺术家将南音的唱腔、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碰撞交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鸟归巢的吉祥盛景。

相声、杂技、武术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杂技《龙跃神州》将传统杂技元素、当代表现手段与姊妹艺术有机融合,演员们幡不离身,竿不落地,把6米高的中幡耍得让人眼花缭乱,给全国和全球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和磅礴大气、惊险刺激的视觉盛宴。武术《演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编排,大部分内容都是根据《武僧演武图》壁画来量身打造,除了徒手对练外,增加了少林棍、双鞭、伞剑等纯正的少林器械功夫。杂技《勇往直前》为高能杂技,曾荣获中国杂技金菊奖,现代感、科技感十足。该节目表演高难度骑单车,让人眼花缭乱的平衡力挑战结合新的空间定格技术,自行车上叠人梯的惊险瞬间被实时记录,多层结构的稳定力挑战让人心惊肉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项目分为10大门类,民俗是其中之一。少儿民俗表演《我和爷爷踩高跷》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荣获“群星奖”。该节目由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幼儿园金娃艺术团和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联袂出演,孩子们的年龄大多在5-6周岁,还在上幼儿园,而他们脚下踩的高跷足有30厘米,几乎是身高的三分之一。《我和爷爷踩高跷》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秧歌”中的动作和“踩高跷”的舞蹈技艺揉于学龄前幼儿舞蹈动作中,在孩子们质朴真挚的演绎下,呈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天真活泼的童趣。舞龙、踩高跷、扭秧歌、剪窗花、蒸饽饽……一系列非遗元素在节目中的创新应用,使节目具有了独特魅力。

此外,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要类别。戏曲《华彩梨园》通过“忠勇报国群英谱”“至善至美和谐谱”“继往开来壮志谱”三个板块,精心绘制戏曲美德人物谱,集中展现华彩梨园精气神。

非遗助力江南风韵扑面而来

节目背后展现的技艺也体现了非遗传承。锦和绣的织制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还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锦绣》来自于荣获文华大奖的舞剧《五星出东方》,从国之重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中汲取灵感,登上春晚舞台的“汉锦”舞段,依托千年织锦的瑰丽,从肢体动作、形象气质、队形调度等均展现大国气质,解读“中国是礼仪之邦”。《一带繁花一路歌》中,再次唱响了根据中国民歌《鲜花调》改编的经典歌曲《茉莉花》。《一带繁花一路歌》中的各国名花,尤其是最后的九国歌手云端合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让人久久难忘。

还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石桥营造技艺,戴珩说,舞蹈《碇步桥》的创作灵感和素材来自于浙江温州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石桥。碇步桥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 年),一字型凌波延伸,是世界上最长的“古碇步”,2006 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碇步桥全长144米,共233齿。每齿分高低两级,高的那级可供肩挑扁担者或涨水时行走,低的那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一江春水,两半清风。“舞蹈《碇步桥》将我国最古老的碇步桥搬上舞台,舞台如同风吹流水,江南风韵之美扑面而来。看了舞蹈《碇步桥》,让人如何不忆江南,不爱上江南?”

非遗永续传承,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春晚的中国传统色有多美?戴珩说,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是继去年春晚舞蹈节目《只此青绿》之后,央视导演组再一次将色彩与舞蹈结合的成功的创新尝试。其中,萃取诸多非遗元素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该节目用创新视觉呈现方式与节目外化表现形式,用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有着优美名字的传统“中国色”作为切入点,突出中国传统美学,以舞为语、以曲为韵,以寻色、舞色、唱色三个段落为作品主要艺术结构。

“寻色”部分,以娓娓道来的旋律融入古风吟唱的方式作为开篇。“舞色”部分,依次选用唢呐、古筝、二胡、笛箫、琵琶五种中国民族乐器,与五种颜色、五位顶尖舞者相互对应、配合,把管弦乐作为氛围基底,民族打击乐中国大鼓、梆子作为节奏声部将人间绝色吟之以曲,绘之以舞。“唱色”部分,将若干中国颜色的名称作为歌词配以具有记忆点的国风旋律,通过用符合当代人审美听觉的旋律和编配方式予以呈现。

整个作品大气厚重,通过五位青年舞者以水袖、扇子、伞、花翎、剑五种传统器物的舞蹈语汇演绎,艺术化地呈现出中国人对传统国色的极致表达和美学追求,达到用音乐传递中国情感、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目的。

戴珩告诉记者,非遗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民族创新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非遗和非遗元素在央视春晚及各地“春晚”中的大量运用和迷人呈现,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它体现了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增进文化自强的意识,体现了人们对非遗的珍视和热爱。也体现了人们传承非遗的热情和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追求。它更昭示了非遗转化为文化创意和文化艺术作品及文创产品,让非遗永续传承,并在现代生活中显现出更加迷人光彩的无限美好的前景。我们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王菲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 央视春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