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玉兔迎春 龙腾荆楚

2023-02-06 10:07:55 来源:极目新闻

荆门市东宝区民俗表演队表演

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各村高龙“上庙”途中

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村民载歌载舞


(资料图片)

颜色鲜艳的仙桃米团子

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群众等候火龙灯会开启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黄志刚 陈勇 周萍英 张盼 通讯员 韩家成 尚进 谢岳成 崔夏铭 王乐

统筹: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虽然春节假期早已过去,连日来,荆楚大地仍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在各地上演。至昨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活动氛围达到高潮。极目新闻记者撷取了几个片段,现场见证人们的喜悦之情。

十堰

火龙灯会闹元宵 百人同舞祈丰年

昨日下午6时许,紧凑的鼓声伴着密集的钹声,在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老街响起。人们早就将水秀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站在场中临时搭起的台子上,唱起古调,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庞大的龙灯队伍沿着古城墙,由南门进,穿过老街,从北门出,再到每一条街巷舞动……

夜幕降临,街道深处走来一条长长的火龙,摇头摆尾。火光来自龙身中的烛光。街道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群欢呼雀跃,簇拥着火龙往前移动。上津古城顿时沸腾起来。

耍龙人头绑红巾、腰缠红带,火龙所到之处,人群迅速分开,让出一条通道。火龙刚过,人群又瞬间合拢。

水秀广场拥挤得转不过身。两只墨绿色的狮子在火龙周围来回转圈,不时摆动狮头、张大嘴巴,做出咬人的样子,吓得人群一再后退,为火龙腾出更大的场地。

两张方桌上放着猪头、全鱼、整鸡、香纸、红烛、红香等祭品。老者点起香烛,燃起裱纸,炸响爆竹,最后用毛笔蘸酒为火龙点睛,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老者高唱开光词:“东接四海龙王,南接观音慈航,西接西天佛祖,北接老君太上,中接玉皇大帝。一求瘟疫不起,二求风调雨顺,三求五谷丰登,四求六畜兴旺,赐福人间苍生,保佑国是隆昌……”

当地群众介绍,火龙长30多米,仅龙头就重达40多公斤。耍火龙一般需要180人,分组轮番上阵。

据了解,上津镇有着1800多年历史,是我国仅存的少数几座保存完整的县级古城之一。2007年,上津古城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唐朝开始,上津火龙灯会延续至今。

监利

千年重阳古木下 村民演绎新年味

“打起来,闹起来,大家打起精神来。自从盘古开天地,一首田歌唱到今。轻轻打起龙凤鼓,慢慢逍遥把歌轮……”2日,在监利市柘木乡赖桥村,千年重阳木古树下,清脆的“啰啰咚”选段唱响,村民载歌载舞,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唱出乡村新年味。

重阳木古树守护者、年过花甲的赖晓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春节前夕,赖桥村村民创作了“玉兔闹新春”民俗文化节目,并与当地诗社、花鼓剧协会携手演出。“元宵佳节到来前,重阳古木下再次上演乡村文艺大餐,祝贺兔年新春。”赖晓平说。

在现场,村民自创的地方歌舞《龙飞凤舞闹新春》拉开演出序幕。歌舞《再唱山歌给党听》抒发了老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深深祝福。之后,小品、武术、花鼓戏等一一登场。精彩的节目引来村民阵阵掌声、欢呼声。

据了解,赖桥村是监利市民俗文化名村,每年春节,村民都会相约主办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展示活动。“虽然没有炫目的舞台,但土场上照样能演出喜庆的农家乡土年味。”赖晓平表示。农村的土台基,是最接地气的舞台,演员们脚踏实地,唱出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孝感

龙灯之乡高龙聚

十万群众拍手看

“年小月半大”,在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元宵节甚至比春节更重要。而元宵节最重要的庆祝活动,就是舞龙灯。

杨店是著名的“龙灯之乡”,舞龙文化延续千年,入选了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镇共有龙灯110余条,龙头又高又大,被称为“杨店高龙”。

正月十三是杨店龙灯集体“上庙”的日子,也是该镇最热闹的时候。当天,全镇各村的龙灯都要按照习俗,到该镇北侯庙村乃武砦湾的侯家大庙集结。

当天上午,记者现场看到,横贯全镇的桃花驿大道人山人海,“沉睡”了三年的高龙纷纷“苏醒”。许多人站在龙灯前,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时间,鞭炮炸响,烟花腾空,好不热闹。

侯家大庙虽小,却有着“总庙”之称。“上庙”的龙灯有的距离较远,要经过小路、窄桥,跨越农田、荒地。观看龙灯的人群跟着龙灯前行,队伍常常绵延十余公里。

临近中午,侯家大庙周边,龙灯越聚越多,围观群众更是达到近10万人。

待所有龙灯集结完毕,一只狮子来到庙门口喝彩,宣布舞龙开始。现场人山人海,旌旗招展,一条条龙灯轮番舞动,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交织,场面非常壮观。

襄阳

三大场馆再携手 引领市民新生活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3日,悠扬的《襄阳曲四首》在襄阳市规划展览馆回荡。当日上午,由襄阳市图书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我们的节日——良辰美景共赏三馆元宵齐乐”主题文化活动拉开帷幕。三大场馆张灯结彩,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市民们饶有兴致地参与到诗词话元宵、抛绣球、猜灯谜等活动中。

“套中了,套中了!”随着一位小朋友抛出的圆环套中特制的指示杆,围观者纷纷鼓掌欢呼。

“这个窗花我要拿回家贴在房间里。”10岁的西西向妈妈炫耀自己刚完成的作品。

据介绍,襄阳市规划展览馆、图书馆、科技馆,近年来都经过了升级改造,是市民平时爱逛的网红馆。元宵活动中,市民参与每个场馆的活动后,可在体验卡上加盖印章,表示打卡成功。集齐所有印章的市民,可凭活动卡免预约参观襄阳市科技馆。

襄阳市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会长易波表示:“古时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庆祝元宵,今天三馆再携手,让人们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里感受节日气氛,这才是元宵佳节该有的样子。”

仙桃

各色米团味道美 一口吃出好愿景

在仙桃,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做米团子。巧手主妇把过年拌“三蒸”剩下的细米粉,烫制后捏成团状,内填腊肉丁、风干子、青蒜苗等炒成的包饭,或者鲜肉、粉条,或者红糖、豆沙等,再用蒸笼蒸熟食用,味道十分鲜美。

在沙嘴四居北巷的一家米团子店,天还没亮,老板刘爱枝和女儿杜利芳就开始忙碌起来。71岁的刘爱枝告诉记者,她小的时候,每到过年,母亲都会做米团子,不仅为了改善家人的伙食,也用来招待贵客。她经常给母亲打下手,慢慢学会了这门手艺。退休后,她开始一门心思做米团子。

市民郭先生一早就来排队购买。他说,米团子象征着团团圆圆,正月十五吃米团子是仙桃的老传统,他每年都会买,家人也很爱吃。

在仙桃人心中,米团子有着重要地位,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为了适应人们更丰富的需求,杜利芳和妈妈一起,研发了黑米虾仁、牛肉粉丝、包饭肉丁、雪里蕻腊肉等9种馅料的米团子。母女俩还推出了真空包装产品,让天南海北的仙桃人也能尝到这一口正宗的仙桃味道。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