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山东首设“开门红”专项激励政策!省政府领导正带队调研,青岛铆足劲!

2023-02-14 15:16:39 来源:凯迪网

【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开足马力抓生产、铆足干劲挖潜能,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山东,正在不断加码“拼”一季度的“开门红”,尤其是工业这个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和脊梁上。


(相关资料图)

继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要求党政主要领导要担当“第一责任人”,亲自过问、亲自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后, 山东出台的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第二批政策清单,首设“开门红”专项激励政策: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等重点领域,山东首次设立“开门红”专项激励政策,对2023年一季度新增工业产值超过一定规模、增速达到一定比例的,在一季度末按产值规模、增速等指标复合计算前100名工业企业给予奖励;在此基础上,对全年产值累计增速达到一定标准、且新增纳税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还将分档给予单户累计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省政府多位领导正分别带队赴16市调研,现场看开工、看落实、解决困难,指导推动企业加速复工、增产增效;152支“四进”工作队也将对全省3.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进厂督导服务全覆盖。

一季度是全年的“风向标”,在工业稳增长上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截至目前,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由春节期间的不足20%提升到98%。

作为山东的“强龙头”,青岛自然要在争取“开门红”专项激励上“走在前”,奖励倒在其次,关键要在山东工业经济发展最需“开门红”的关键时刻,展现出强龙头的担当!

1

青岛大企业有大担当

在几天前青岛召开的全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青岛用最顶层的发声强调要全力抢进度、促生产,要抓紧抓实稳产达产,围绕企业需求精准制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青岛的大企业也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展现出了大企业的担当。 目前青岛4420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实现应开尽开,迈出开局起势的坚实步伐。

作为青岛企业的标杆,海尔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进入一季度,正月初七,海尔青岛8个工业园36个工厂就已经全面开工生产,增长的订单预计能够带来一季度业绩的明显增长。

青啤作为青岛最具知名度的龙头企业之一,同样在一季度“全功率”开工。春节后第一天,青啤集团就实现了开工率100%、员工返岗率100%,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市场拓展的春耕行动。目前青啤工厂满负荷生产,各项经营指标均实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龙头企业的贡献的动力不仅体现在当下的产能上,一系列大项目的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力争在今年形成产能。

总投资130亿元的上合示范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一期项目,马上就要有500多名工人常态化施工,预计将于年底正式投产;投资61亿元的胶州中央空调项目已经进入主体封顶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全部达产后,可年产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青啤集团在青岛布局的重点项目也在加速推进,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蓝谷科研中心新基地等项目的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今年将贡献更多产出。

来源:青岛啤酒

除了“老面孔”,青岛近年来不断落地的新链主、新龙头,也开始为青岛工业经济发展贡献动能,参与到一季度“开门红”的冲刺中。

例如在去年11月实现整车下线的奇瑞青岛超级工厂,今年1月份累计生产25天,目前2月排产共26天,生产节奏非常紧凑。其高端产品星途瑶光也在去年年底正式下线并开启盲订,预计今年将为青岛贡献可观工业增量产值。在去年11月实现量产的青岛京东方广电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也进入了产能爬坡期。

在一季度“开门红”上,无论青岛的传统优势企业,还是新形成产能的“后起之秀”,都已经开足了马力。

2

增产增效,政策保障跟得上

冲刺“开门红”,离不开“要素跟着项目走”

在全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青岛市工信局表示,将抓紧兑付2023年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面落实“稳中向好、稳中提质”一揽子政策,研究落实省“开门红”专项激励政策,对一季度产值增量、增速贡献靠前的企业给予奖励,“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稳定工业运行,力争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此外,在出台“开门红”激励政策上,青岛的工业重镇们已经有了动作。

作为青岛实体经济的龙头,西海岸新区明确提出将发放一季度“开门红”奖励:用电量同比增长8%以上且产值增速达到奖励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 单个企业最高给予80万元的奖励

城阳区也加大对规上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出按照一季度产值总量及增量情况, 最高给予60万元奖励

在激励现有工业企业增产增效的同时,青岛还将在培育更多工业经济优质市场主体上做文章,通过做大“基数”,来实现工业增量的“放大”。今年,青岛将深化“倍增育苗”行动,力争百家“倍增”培育企业产值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0家以上企业升规纳统,增量项目产出突破百亿大关,为工业经济加力提速稳进向好积攒后劲、注入动力。

对工业企业增产增效的重视,在省级政策中同样有鲜明体现。

在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加大援企惠企力度” ,8条措施精准指向企业增产增效的关键环节、关键资源。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2023年一季度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方面,不同企业也得到了不同比例的减免,例如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最高3000万元,给予不超过4%的优惠贷款利率……

对于新投产工业项目、年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山东要求逐一明确服务专员,按照“省级统筹、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级帮包服务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市县级帮包服务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全力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

3

工业增量,青岛进位争先的关键变量

在《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交给青岛的一个明确任务,就是要在经济总量上进位争先。从产业来看,青岛进位争先的核心就是工业。

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对青岛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数据的拉动,更在于这是青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战场,是新旧动能在青岛的核心落脚点。

从2022年的成绩单来看,青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8%,比GDP增速低0.1个百分点,没能贡献拉动力量。究其原因,关键一点就在于青岛的工业经济结构中,新增长点有,但还没能形成规模优势,成为增长极,量的拉动依然要靠传统优势产业。

但去年由于疫情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冲击,青岛的几个传统优势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例如,工业重镇城阳区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在去年前三季度增速为负,分别是-19.2%、-37.4%;另一个工业重镇即墨区,其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前三季度增速为-3.8%。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的工业龙头西海岸新区,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对青岛全市增长贡献率超70%。 事实上西海岸新区的许多产业,同样在去年受到疫情和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但其优势在于“支柱”多,得益于以高端化工新材料、智能家电产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新动能的崛起——有的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动能,有的是新兴产业落子布局带来的新动能——西海岸新区“对冲”掉了负增长产业带来的影响。

从青岛全市层面来说,这种突出亩产、突出新兴产业的“结构性优化”依然不足,这是青岛工业经济的短板弱项。

但值得期待的是,青岛目前正在着力补上这个短板。 今年,青岛共有140个项目入选2023年省重大项目和省重点项目名单,总投资达4976亿元。 其中,有49个项目属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集中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总投资超过480.1亿元,入选数量同比提升36%,居全省前列。

铆足劲、拼开局,拥有百年工业基因的青岛正在加速“回归”。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先进制造业 达到一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