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每日资讯:运河的命运 历史的变迁 ——读《中国的运河》

2023-02-16 09:02:03 来源:湖北日报


(资料图片)

□ 陈华文

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无数的河流如同人的血管,连接着全国各地,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河流家族中,历史上主要由人工开凿的一条条运河,关乎王朝的统治、社会稳定和文明的发展。《中国的运河》(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以宏阔的视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盛衰相关的社会图景。

《中国的运河》是我国历史地理学领域的重要著作,该书作者史念海(1912—2001)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该书初版于1944年,后来史念海先生根据四十多年的野外实地考察所得,大幅增补充书的内容甚至重述,成就了如今的这个版本。

该书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朝代更迭,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史念海先生也以此书跨出传统沿革地理研究,展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与地理变迁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开启了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书中不仅讲运河的前世今生,也讲运河史上的历史。一部中国运河史,一方面是反映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运河与各时期社会状况交互影响并关乎朝代兴替的历史。书中,基于严谨考据的观点俯拾皆是。比如,书中提出,隋代的灭亡和隋炀帝修运河造成苛政有关;唐朝之所以兴旺,得益于前朝留下的运河遗产;元朝因为迁都至北方,直接影响运河修建的方向,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变局。

此书意在阐明运河之于历史的关系尤其密切,这拓展了我们对中国历史认识的视野。同时,书中“为世所用”的态度,将书的落脚点放在为现实提供方略上。比如:为使运河得到整修,必须恢复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植被覆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减少黄河中下游的泥沙淤积。

史念海先生认为,最早开凿运河的地方应该是楚国,也就是现在湖北江汉平原的北缘,当时的这一区域属于古云梦泽,这里是沼泽之地,开渠修建运河有天然的便利条件。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尤其秦朝统一中国后,特别是到了隋唐时期,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交往日益频繁,运河的真正作用才开始凸显。

现在,我们熟知的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之后,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扮演漕运的功能。在大运河成为漕运的主体水道之后,漕运借助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便捷条件,将漕粮转运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各个朝代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漕运对于各朝代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

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伴随交通技术日新月异、大型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大运河的作用和功能再也不像往日那么重要,曾经一度遭受冷落。进入本世纪后,人们充分意识到运河历史与文化价值、现实的使用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于是大力重启运河的保护和利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实施方案,随后又出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保护规划。

阅读《中国的运河》给人的启示是:运河的命运,是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一面镜子,在国力强盛时,运河展示出应有的活力和作用,反之则亦然。当前的这个时代,是运河命运最好的时代。如果史念海先生在天有灵,必定是欣慰的。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