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天天微资讯!醉仙谭峭?茅固、茅衷? 长清陆家庄三唐山摩崖画像是何人

2023-02-20 12:16:19 来源:凯迪网

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街道有座村庄,名叫陆家庄。村庄东倚三唐山(俗称陆秀山)西麓而建,是座名副其实的山村。2020年,在三唐山的崖壁上,“重新发现”了道教摩崖画像一幅。摩崖画像面西,整体在崖壁上开方框,高2.75米,宽2.35米。框内上部南北镌有两个半身像,下部为祥云浮衬,塑造的是两个羽化登仙人物的形象。画像北侧崖壁有一个面南的岩洞,其西侧崖壁上有题记“三仁来游以誌”,旁边题名漫漶不清。再往西,崖壁上还有一处人名题刻。

画像的南侧,就是东西向的通天峪。


(相关资料图)

“岩川醉仙神”是什么意思?

北边画像头部南侧,刻有“岩(嵓)川醉仙神”五字,含义独特,需要严密考证。所谓“岩川”,济南文史学者朋星认为,“岩川大概是‘岩居川观’(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的简略说法,指隐居山中、闲观河流,此处用以指逍遥山川的道士”。看这幅画像四周山势地形,画像雕刻于三唐山巨岩上,北有可居之岩洞,西南面临古中川水(今俗称北大沙河),既可岩居,又可观川,颇吻合“岩川”二字之意。

所谓“醉仙神”,道教神仙中有“醉仙谭峭”一说。谭峭年轻时仰慕三茅真君,“茅君昔为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于父母”,遂立志修道,并曾游历泰山,到达过长清一带。故这里的“醉仙神”有可能与谭峭、三茅真君等道教神明有关。

所谓的被“重新发现”,因为旧志上对此处画像曾有过记载。民国版《长清县志》中记录:“三台(唐)山,山茌区陆家庄东山,相传有二仙人当宋元祐二年饮酒物化于此,至今遗迹犹存。”其中,山茌即长清旧县名,县治在今画像所在的张夏街道。由县志的记载,推测“嵓川醉仙神”其实就是当年两个在此饮酒后“羽化”的人物。

“三茅真君”是什么神仙?

画像南侧石壁上镌有“大宋元祐二年十月初三日,齐州章丘县记居民刘洞玄”大字。造像框外下部还有一个开框,镌“立东鲁三唐山茗记”八个大字。

“元祐二年”,即1087年,与民国版《长清县志》记载时间吻合。“齐州”,相当于今日济南。“章丘县记居民”,意为落户在章丘,很可能原本不是章丘县人。“刘洞玄”,应当是一个道教的信士。“东鲁”,指鲁地,相当于今日山东省。“茗”通“酩”,大醉的样子。上述文字比较好理解,只有“十月初三日”这句背后有故事。

原来,三茅真君指汉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他们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成仙后分掌“司命”“定禄”“保命”职责。据说,大哥茅盈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十月初三,所以十月初三日被道教看作是大茅真君的圣诞。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茅盈中昼飞升成仙,万姓瞻睹。茅盈飞升后,茅固、茅衷弃官还家,在东山山洞中跟茅盈学道。茅盈授以延年不死之法,最终茅固、茅衷也飞升成仙。

巧合的是,前文提到的三唐山就是陆家庄东侧的东山,而且摩崖画像北侧也有一山洞。附近一位村民说,南侧东西向的通天峪顶端,以前曾有一尊“神仙”造像,上面也有字。他小时候在此放羊,经常看到,只是不认识上面的字。可惜的是,前几年不知何故,被人砸碎运走了。如果村民所言不虚,可推测通天峪上方的造像是三茅真君中的大哥——茅盈,而下方的这两尊画像是茅固和茅衷。整个造像由刘洞玄主持开凿,反映的是茅盈在东山上给茅固、茅衷传授法术,最终茅固、茅衷得道成仙的故事。

“王岩叟”是什么人?

在刘洞玄题记的南侧下方,还有三行竖排小字。最下方一行是“杜志宫命工刻”。中间一行难读,似是人名。上方一行也漫漶难以识读,但搞清一个可以读出姓名的关键人物“王岩叟”后,即可全文通读,乃是“承议郎直集贤院权知齐州军州事王岩叟”。

王岩叟,临清人,嘉祐四年(1059)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连中三元。入仕后,成为“元祐党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元祐二年(1087),王岩叟因党争除起居舍人之职,因坚乞外补,以直集贤院外放权知齐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一零中载,元祐二年六月“王岩叟出知齐州,实录于六月八日……吕大防政目:岩叟知齐州在二十八日”。元祐三年,王岩叟离开齐州,回京复为起居舍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十三称,元祐三年八月“承议郎、直集贤院、知齐州王岩叟为起居舍人”。由此可知,即王岩叟担任齐州知州的时间是元祐二年六月至元祐三年八月,约1年多。

宋代官职,名目繁多,虚实结合,难以分辨高低,但一般是由官、职、差遣三部分组成,最重要的则是差遣,也就是具体负责什么事。在摩崖题刻的“承议郎直集贤院权知齐州军州事王岩叟”这行话里,王岩叟的“本官”或者说“寄禄官”品级很低,只是一个从七品的“承议郎”。“直集贤院”,则是他的职级,一般加授外官,遂兼为贴职。“权知齐州军州事”,则是王岩叟的实际差遣。其中,“权”表示“知州”当时并不是一个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即管理。“军州事”,即代表统管军政、民政。事实上,此时王岩叟正式的职级是比从七品的“承议郎”高得多的“三品”官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二十九中称,元祐四年六月“承议郎、直集贤院、起居舍人王岩叟权吏部侍郎,仍赐三品服”。

那么,一个三品大员、封疆大吏,为何在齐州长清县给一幅道教摩崖画像题名呢?原来当时的皇帝宋哲宗赵煦笃信道教,而且特别崇信茅山派道士。茅山派道士追溯祖师,挂靠了前文所说的“三茅真君”。王岩叟入仕以后一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所以对三茅真君自然十分了解,加上长清是东京开封至齐州的必经之地,所以题名于此,也就顺理成章了。

画像是谁还有两种可能

其实,这幅画像反映的内容还有一种可能,如果像民国版《长清县志》中所记,事情也许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传说这里有两个人饮酒成仙,故作像崖上,以示纪念。这两个人,按照旁边题记所示,北边的一个叫岩川醉仙神,南边的一个叫刘洞玄。

再有一种可能就如本文前面叙述的,则是三茅真君中的茅固、茅衷像。元祐二年(1870),由刘洞玄等人资助,禀告齐州知州王岩叟得到支持后,派杜志宫负责此事,在这里雕刻了画像,模拟重现了一个三茅真君得道升仙的实境。 (天桥区政协供稿 作者:陈明超)

关键词: 三茅真君 起居舍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