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环球简讯:华二附初斩获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会团体金奖!原来传统文化教育还能这么做……

2023-04-16 11:31:48 来源:凯迪网


(相关资料图)

近日,第二十一届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会(初中组)获奖名单公布,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荣获团体金奖,百余位学生获得荣誉奖项。
闵行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何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发文化自信?华二附初给出了多元创意有效的选项。
传统文化教学不止在语文课堂上
据介绍,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工作由语文教研组的4位老师统筹教学,组长肖老师提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我们希望带领学生从经典篇章出发,领略其中的文学之美和文化之美。”
百余位学生获荣誉奖项
学校在课余时间开设了古诗文拓展课,让感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课程内容以语文教材、校本资料、专题训练为基础,不仅带领学生研读经典,学习文化常识,更进一步渗透了古诗文的典故、历史背景、赏析方法等,努力把课讲得更“立体”,让学生学得更深更广。实际上,除了语文课上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华二附初的传统文化教学远远不止语文课堂,还渗透至社团、选修课、拓展课、班会等各个方面。
从“24节气”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六年级有一个“鲲鹏1班”,曾在全校举行的“24节气”海报甄选活动上脱颖而出。班主任段老师也是语文教研组的副组长,她介绍说:“我们班提取了传统文化作为班级特色,学生组成11个小组,轮流负责探究、组织、汇报一个节气活动。”在班级设立的微信公众号上,已陆续发布了春风、惊蛰、谷雨、清明4篇节气主题文章。
据了解,惊蛰节气时,学生小组以“生命颂歌”为主题办了一场小型“班级诗会”,组织全班来到学校天鹅湖边诵读自己喜爱的古诗。小组成员这样记录:我们体会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春光明媚,有“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的喜上眉梢,也有那“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盎然诗意……我们用这种方式体会古人的心境,体会诗情画意的美好。
小型“班级诗会”体会古人的心境和诗情画意的美好
刚过去的清明节气,班里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小组成员不仅来到校园里、兰香湖边踏春,还跟着传统习俗一起放风筝、玩斗鸡、做青团,还将他们对这个节气的印象特征设计成Logo,制作成书签等文创作品,真正将古今相连,切实感知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博大。
体验传统习俗放风筝、玩斗鸡
“我们没有刻意想要通过这样的形式去做一个什么样的提高,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学生能发现自然、发现美好、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更发现古诗文传递出的意境与当下生活的相通性。”段老师说。
跨学科教学让经典跨越古今
如何利用跨学科教学,让传统经典重新成为当代学生的“心头好”?华二附初积极探索了多种方式。七年级设计的跨学科学习《地图上的古诗文》就是有意思的尝试,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聚焦宋代范仲淹、苏轼等文化名人的人生经历,将他们的足迹在地图上标出来,让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地理位置和其留下的名篇名作串联起来学。
“我们希望能带学生走到历史的场景当中,走到人物的经历中,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把握原本点状的诗篇。”肖老师介绍,“当学生再去某一个文化景点旅游的时候,他们也许就能对景点的文化内涵有更多的感受,从而穿越千年的时光,把握历史与文化的脉搏。”
语文、历史和地理的跨学科研究
华二附初还与华东师大中文系合作开设了《古文字与古代文化之旅》拓展课,与上海师大影视传媒学院、李佩红中小学戏曲艺术工作室合作开设了京剧社团等,传统文化以各类活动、各种形式浸润在学生的学习和拓展中,并逐渐内化成为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与华东师大中文系合作开设《古文字与古代文化之旅》拓展课
与 上海师大影视传媒学院等合作开设京剧社团
在2022年秋季校刊《花儿少年》中,两位初一的学生发现学校各楼宇的命名内藏玄机,便一同探究发现它们是用“北斗七星”的名字予以命名,并且每栋楼宇的名字内涵都和其使用功能有着逻辑关联。这样潜移默化的教学和传播还有很多,学校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美韵和智慧,真正让“文化自信”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学校楼宇的名字也暗藏玄机

通讯员:闵㻍瑄

编辑:崔松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