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环球动态:附有史前人类指纹小陶人成考古顶流

2023-04-27 07:05:16 来源:楚天都市报

陶塑人像正面特写

右耳下指纹区域及纹线示意 图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指纹发现者王双超工作照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4月18日起,180余件(组)文物亮相湖北省博物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向参观者展示2020年以来鄂、湘、皖、赣、豫五省的考古新成果。在这些文物中,一个不到4厘米高的陶塑人像分外值得关注,因为经考古学者和指纹鉴定专家发现、确认,这个陶塑人像的身上出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人类指纹。

小陶人C位出镜

参观者拼眼力找指纹

在湖北省博物馆南主馆三楼特展厅,正在展出的“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180余件(组)文物集体亮相,带着众人去想象公元前3700年至前221年的长江中游地区。

极目新闻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一个宽约2.8厘米、高约3.7厘米的陶塑人像被陈列在非常醒目的位置,它的身旁还放了一张特写照片,图片说明为:陶塑人像耳朵下方留下的工匠指纹痕迹。图片显示这个陶塑人像的耳朵部位有人类指纹痕迹,但由于这个人像的尺寸很小,参观者又是隔着玻璃柜参观,仅凭肉眼不太容易看到这些痕迹的细节。

这件文物的收藏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该陶塑人像出土于湖北石家河三门湾遗址地层,距今4000年左右。不久前,文物修复师在修复这个人像时,意外在它身上发现了疑似指纹的痕迹。后经指纹鉴定专家确认,在这个陶塑人像左耳下、右耳下两个地方发现的疑似痕迹,确认为人类指纹。

据悉,这是长江流域目前所见最早的人类指纹遗迹。

仔细修复小陶人

高科技揭开指纹细节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陶瓷文物修复师王双超,是第一个发现这些4000年前人类指纹痕迹的人。

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件文物出土时有残缺,表面有附着物,接到修复任务后,自己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将文物信息最大化展示,“文物修复的过程,也是文物信息提取的过程。我们在修复文物时,要格外注重它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回忆自己发现疑似人类指纹痕迹的那一刻,王双超说:“这次的发现不完全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我们在修复文物前思考着,要尽可能多提取文物信息,所以我在去除附着物时使用了比较稳妥、保守的方法,没有使用机械手段,否则这些痕迹很可能就不会被发现了。”

当王双超耐心去除了小陶人身上的附着物,看到了它的“真容”,并发现了这件文物上竟有人类指纹脉络的痕迹。当时他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大发现。

随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部负责人江旭东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这个陶塑人像进行了微痕分析。江旭东是武汉大学材料学博士,曾将现代检测技术引入古代文物研究,揭开了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之谜。经江旭东测量,疑似指纹的纹线间距大约0.31毫米至0.37毫米,与现代人接近。

下一步将深入研究

其他陶塑上是否还有指纹

据介绍,为确认这些指纹是人类指纹,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了两位我国著名指纹鉴定专家刘持平和郑道利。这两位公安部特邀刑事技术专家,依据痕迹轮廓及纹线走向、间距、细节点等信息,仔细研判后共同确认——这两处痕迹为人类指纹,是在制作陶塑过程中留下的立体指纹。

这不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发现史前指纹。此前,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西河南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指纹”,让考古爱好者无比好奇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而在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中,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担任文物摄影师的赵震也曾与观众分享道,有一天他正如常拍摄博物院内的兵马俑,竟无意中在兵马俑的脸上发现了一枚2000多年前的工匠所留下的指纹。这个发现让他内心无比震撼,仿佛自己穿越了时光与古人进行了交流。

同样,发现了史前指纹的文物修复师王双超也兴奋地说:“当时制作陶器的匠人或者艺术家,是把双手当成工具,用自己的双手来塑造各种形象。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指纹的研究,来推测出那个时期更多的历史信息。”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史前指纹的发现,丰富了考古学界对史前人类的认识。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近万件陶塑,这些陶塑上是否还留有指纹,下一步将深入研究。

据悉,“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展至8月10日,想去拍摄、观赏史前指纹的参观者可提前预约省博入馆名额,免费参观展览。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