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坚守传统技艺67年 希望能传承下去 宜城79岁篾匠订单排到半月后

2023-05-12 08:21:54 来源:楚天都市报


(资料图片)

一个竹篮篮底要做12道梁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周萍英 通讯员李锋)在宜城市雷河镇东方社区,有一位年近八旬的篾匠“守艺人”,他凭着一份热爱与责任,坚守这一传统技艺达67年,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5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雷河镇东方社区,走进一处不起眼的小屋,包本高老人正在认真地忙活着手里的活儿,裁、劈、剖、削、匀、刮,细长的竹条在他手里灵活翻飞。“这些竹子都是我到竹林里一根一根选的,只有足够直挺而且粗细合适的竹子才能用”,包本高老人介绍时,手里的活儿也没有停下来,“你看这个竹篮,篮底要做12道梁,破竹、抽丝、宽窄厚薄,要七八道工序才能完成,提手是把一整根竹子破开,取一条竹篾,然后反复弯折才能做好,费时费力。”

说起自己的手艺,包本高老人脸上满是自豪。他是南漳人,1956年为养家糊口开始学做竹编,那时他才12岁。心灵手巧的他很快从师父那里学到了真本事,只用了6年时间就可以带徒弟了。20岁的时候,他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参军,退役后到东方化工厂工作,其间,他的竹编手艺一直受到部队和单位领导的好评。退休后更是专心研究打磨自己的技艺,现在他的竹篾编织手艺便在当地小有名气,周边村镇甚至南漳县刘集镇都会有订单找上门来。

“竹篮子卖得最好,我现在一天能做两到三个竹篮子,一个能卖40元,订单已经排到半个月后了。”问起销售情况,包本高老人笑呵呵地回答道,“我也会做簸箕、席子、斗笠、帽子等,就是花的时间长一些。”

如今,在各种塑料、金属制品的替代之下,竹制用品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仅在农村还能见到一部分。“现在愿意学习这种编织竹篾手艺的年轻人就更少了,他们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学这费时间的传统手艺,很多竹篾活儿现在都已经失传。作为一个手艺人,我会继续做下去,希望能带动身边的人把传统手艺学起来。”包本高老人说。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