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上果农场:开花结果“看得见”

2023-05-25 10:02:32 来源:湖北日报

游客在上果农场品尝枇杷。(通讯员 龚兴桂 摄)


【资料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熊向华 龚兴桂

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天王寺村三组,上果家庭农场依山就势,呈梯田式分布,占地面积约80亩。极目远眺,宜昌城区概貌尽收眼底。

红皮黄肉的油桃、橙黄甘甜的枇杷、深紫多汁的桑葚……果园里,游客连吃带摘,欢声笑语。

头顶上,巨大的天网笼罩着果树。蟠桃林间,工人们正在手工为幼桃套袋。

上果农场负责人王少刚跟在游客身后,在林间地头跟拍直播。“每一代人的水果消费观都有不同。”他说,琳琅满目的“小水果”让大家的水果摄入更加多样性,但其价格也决定了消费者的要求会更高。“小水果”的长期消费群体普遍经济条件较好,对水果不光是口感要求,还要生态有机,甚至能够全程可追溯、种植过程互动可视。

王少刚的果园在村里独树一帜:一是不打农药、不用化肥,二是全程“看得见”。果树除草、开花、挂果、成熟等过程,统统以图文和视频形式发在顾客群里,通过“云参与”增强用户黏性,让用户仿佛是在打理自家果园。这为他赢得了八成以上回头客。

返乡种植果树前,王少刚在北京从事电子信息相关工作。

“现在许多水果,都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朋友的一句牢骚,成了他创业的动机。

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时,王少刚就发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特别热衷“小水果”,甚至把一些高品质水果当成零食吃。“他们会格外关注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C、微量元素、膳食纤维、抗氧化物质、胡萝卜素等,因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2012年,王少刚把自家“烧山”(农村用来培育柴禾的山坡)拿出来,开荒种植“小水果”。他从省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引进果树树苗,进行试验性种植。

有些果树4年生长、4年挂果,从试验到量产,他等了8年。

初次种植桑葚,因有机肥施加过量,导致桑树营养过剩。一夜之间,桑葚全部掉落,地上覆盖了厚厚一层。专家告诉他,掉果是因为果实多而密,未及时疏松。

“万物生长都有规律,揠苗助长,就会过犹不及。”不断的失败和总结中,王少刚已熟练掌握多种小水果种植技术,桃、李、杨梅、樱桃、杮子等多个品种的果树成林,水果采摘期从每年4月延续到11月,长达8个月。

多年来,王少刚坚持人工除草、天网防鸟、物理防虫,不施化肥,还原果树的自然生长环境,让果实回归“儿时的味道”。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