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世界简讯:绿色防控、科学防治!确保水稻增产增收~

2023-07-06 07:32:39 来源:凯迪网


(相关资料图)

# 科学防治

仪陇融媒(记者 刘远华) 水稻要增产增收,病虫害防治是关键。杨桥镇今年创新水稻管理方式,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办法,统防统治全镇9500亩水稻的稻飞虱和稻瘟病,确保水稻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在杨桥镇顺天村、东门村、汉陵村、云台村和水竹村,业主汤金梁今年开垦撂荒田种植的700多亩水稻,长势良好。但驻村连片干部和农技人员在最近几天的日常巡查中发现了稻飞虱。

为保证业主开荒种粮的积极性,镇上把实情告诉业主后,又请来专业的无人机防治队伍,帮助他立即防治水稻病虫害。

“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开展防治,用法主要是用甲维氯虫笨和稻瘟酰胺这两种药。”农技人员易洲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药剂兑好后,在专业机手的操作下,满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精准喷洒在水稻上。

据机手邓儒成介绍:“用无人机进行防治病虫害,沿着设计好的路线图,基本上不会出现重复喷洒或者漏喷的现象,比人工施药更加高效、安全、节约。每天可以防治面积500多亩,能有效促进水稻优质高产。”

业主汤金梁看到自己700多亩水稻得到防治,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对今年水稻增产增收又充满了信心,也更加明白了科技种田的重要性。

汤云梁表示:“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思维,相信现代科学技术,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我们700多亩水稻,基本上就是一天的时间就搞定了,既省力又省钱又省心。”

杨桥镇购买社会化服务,飞防水稻病虫害,出现一处,防治一处,既把重心放在今年新开垦出来的撂荒田种上水稻的田块上,也重视管护好老基地的水稻,10天左右的时间,飞防完成全镇所有稻田。

杨桥镇副镇长朱志宇告诉记者:“在今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中,我们推行社会化服务的方式进行统防统治,控制病虫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围绕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的目标,科学防治,从而保障水稻增产增收。”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