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85后”青年返乡甘当新农人,在广袤的田野唱响青春之歌
2023-08-22 06:21:31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向能来 张丕兴
(资料图)
踏在湖北阳新县三溪镇竹林村家乡的土地上,陈新兴感觉十分踏实,他认为农村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从2018年返乡搞养殖,一路走过来,磕磕碰碰吃过不少亏,虽然遇到了不少的挫折,但更多的是收获,在挫折中前行,陈新兴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目前,他的养殖基地发展到蛋、鸭、鱼、牛肉等产品年收入可达100万元。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带着新的理念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在广大农村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说服父母返乡创业
“目前养殖的牛有52头,刚出栏了2800只鸭子,又买回来了3000多只鸭苗……”8月20日上午,在阳新县三溪镇竹林村,陈新兴一边挥汗如雨忙碌着喂牛,一边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再过3个多月,这批小鸭就能下蛋了,一天光鸭蛋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在家乡搞养殖不比城里打工差。”
陈新兴给牛搅拌豆渣 通讯员供图
出生于1988年的陈新兴2006年中专毕业后,便和当地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去了温州打工,在工厂每日起早贪黑干不但没挣到钱,而且在一次机器操作中不小心伤了自己的眼睛。因眼睛受伤,2018年他回到了阳新老家三溪镇,和几个朋友一起做起了瓷砖生意,但几个月下来,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连自己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我想包几亩鱼塘养鱼,再喂养些鸭子。”在忙碌了一天一无所获后回到家里,陈新兴向父母敞开心扉地交流。在外漂泊了10多年,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感情,便萌生了回家乡搞养殖的想法。
“我活到60多岁,没看到几个人是靠种田发财的,别人都往城市奔,你倒越走越回头,还想回家种田了!”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一辈子的父亲陈洪贵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
为了获得父母的支持,陈新兴便和父母讲起了中央的各种惠农政策,并列举了目前农村的巨大变化,他启发父母,农村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许多返乡的青年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与人生出彩的机会,广大农村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陈新兴给牛喂食 通讯员供图
虽然父母心里仍不情不愿,但被儿子一大通的大道理讲下来,终于还是松了口,同意让陈新兴“试试水”。说干就干,陈新兴便四处筹钱,很快便成立了阳新县芳兴生态家庭农场,将村里一处90亩面积的鱼塘承包了下来,并购买了1000多只鸭苗搞起了养殖。
遭遇挫折笃定前行
“刚开始第一年死了8头牛,几乎把本钱都赔光了。”陈新兴一边给牛栏中的黄牛倒饲料,一边介绍说,鱼塘整理好后,他买回来1000多只鸭子,便开始在家乡搞起了养殖。后来,他看到村里山上长满了野草,便又买回了10多头牛,却不想在一年时间内,死掉了8头。
“现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刚开始没有经验,摔死的、淹死的、病死的都有。”陈新兴说,一头成年的黄牛需要1万多元的成本,第一年因为损失了几头牛,结果将养鱼和养鸭赚的钱都赔了进去。
“借了亲戚10多万,没有了退路,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陈新兴介绍,虽然养牛失败了,但他总结了教训,再次借钱买回了10多头牛,每天早晨5点钟,他便自己赶着牛群上山吃草,而自己跟随着一起,时刻关注着牛群不走散和掉队。
虽然父母抱怨陈新兴借钱“瞎折腾”,但看到儿子起早贪黑在田野上奔波,主动担负起照看牛群的工作,每天早晨天不亮,一家人帮忙把牛群赶上山,吃饱后再赶回牛圈,下午还要让牛群上山吃饱喝足后,才放心回家。
牛群吃的南瓜和西瓜 通讯员供图
虽然再也没有死牛了,但困难仍在接踵而至。2020年初,3000多只蛋鸭每天要下2000多个蛋,但一场疫情打乱了陈新兴的计划。“原来鸭蛋都是运到阳新县城集贸市场出售的,因为疫情导致滞销。”陈新兴说,每天将鸭蛋运到阳新后,在集贸市场门口整个上午竟然无人问津,面对每天积压在家中的鸭蛋,陈新兴一筹莫展。
“陈新兴在大湖面散养的鸭子,吃的是虫子、青饲料和自己家种植的农作物,所以鸭子下的蛋吃起来口感好。”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站站长舒全强介绍,他们获悉陈新兴鸭蛋滞销的信息后,便帮他四处联系销路。
“通过对比,芳兴生态家庭农场的鸭蛋品质确实比一般的鸭蛋好。”阳新县城一名姓曾的老板介绍,在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的介绍下,他认识了陈新兴,刚开始少量进购了一些鸭蛋,后来他发现,同样的鸭蛋,他进的芳兴生态家庭农场的鸭蛋倍受顾客青睐,回头客比较多,于是,曾老板不但成了陈新兴的老客户,同时,还是他在县城的“销售点”的活广告。
“我生产的农特产品大多靠的都是像曾老板这样的老客户销售。”陈新兴说。
在希望的田野挥洒青春
“前不久刚刚出栏了3000多只疍鸭,这些小鸭刚买回来不久。”在一处小鱼塘旁边,一群毛茸茸的小鸭见到主人时,叽叽喳喳地围了上来,陈新兴一边给小鸭子喂食,一边介绍。
“目前这头种牛是从东北买回来的,与本地黄牛进行配种改良。”陈新兴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由于本地的黄牛个头小,肉质不如外地的黄牛口感好,两年前,他从东北花了2万多元,买回了一头西门塔尔种公牛,经过与本地黄牛配种后,改育后的黄牛抗病能力强,肉质也比本地牛肉口感要好得多。
陈新兴和他的小鸭子 通讯员供图
虽然经历过多次挫折,陈新兴并没有气馁,他一边学习钻研畜牧、水产养殖技术,一边扩大规模、增加养殖项目,终于,2022年底,农场的收入终于达到了40多万元。
“我的设想是逐步实现规范化、规模化。”陈新兴谈起养殖兴致勃勃。如今,他的农场从湖南等地引进“牛鞭草”“甜香草”种植喂牛,牛粪经过收集发酵后还田,培育农作物,走上一条“绿色循环,种养双赢”的可持续生态养殖之路。
“不贪大,不求洋,小小芝麻粒粒香。”三溪镇竹林村党支部书记陈新松笑呵呵地说,该村有14个村民小组,共有730余户,3500多人口,山林面积近1万亩、湖库面积1000多亩,像陈新兴那样的家庭农场种植中药材和养猪等小项目遍地开花。“目前,妹思湖虾稻混养有650多亩的面积,雁落湖水产养殖也有700多亩。”陈新松向记者介绍,他们村资源丰富,还有几千亩面积的杷竹待开发,该村将充分发挥能人返乡作用,利用山水资源带领群众致富。
“陈新兴返乡创业致富路将越走越宽,我们将把他作为‘头雁’来培育。”舒全强在陈新兴的家庭农场进行实用人才考核评估时说。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阳新“85后”青年返乡甘当新农人,在广袤的田野唱
- 醉酒后竟纵火烧屋!一把火后,男子自己也“凉凉”
- 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积极开展“五经普”清查准备工作
- 武昌区白沙洲街道:金婚夫妻“秀恩爱” 共话婚俗
- 优秀经验做法“带土移栽”——武昌区白沙洲街道举
- 袁永滨被查
- 国家安全机关又公布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案!
- 一条高铁 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速度
- 21解读丨 5年期LPR不变有三大原因,后续存量房贷
- 两美国士兵涉嫌在德国游乐场刺死一男子,已被德国
- 海航投资:公司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建设“加速度” 4号主墩首节“
- 硅谷Robotaxi完全放开后事故频发,问题充分暴露,
- 反光背心选购指南: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光背心
- 央行公布最新LPR报价 1年期LPR降至3.45%
- 《SCUM》0.85大背包代码一览
- (经济)下降10个基点 1年期LPR降至3.45%
- Mysteel:船舶原材料周报(8.14-8.18)
- 天源环保预中标文山州广南县乡镇污水处理厂及供排
- 200亿A股大动作,中信、中金、瑞银、泰康、高毅,
- 高盛潜伏,4天翻倍!
- 乌克兰将“喜提”61架F-16战机?泽连斯基兴奋自拍
- 杨迪 yang
- 奖状格式怎么写(奖状格式)
- 意大利新闻网址 意大利新闻网站
- 科新发展:控股公司深山水天鹄与谢玥、蓝荣福签订
- 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双线贯通
- “建议明天把微信步数关一下”登热搜第一:惹怒单
- 瑞典第三大银行看好房地产前景:房价或已触底
- 学院派重塑商业世界 | 第一财经品牌栏目《中国
- 港股异动 | 餐饮股今日普跌 7月餐饮收入增速放
- 赚得少,花得多:年轻人存钱为什么这么难?
- 新疆阿克苏地区全力助推别迭里口岸开放
- 传统节日助服务零售持续升温,“七夕”约会餐厅一
- 创世纪:截止2023年8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0,68
- 供乌武器层层加码 美持续“拱火”遭谴责
- 绵实股份2023年上半年净利-135.16万 由盈转亏
- 怎么设置朋友圈不可见
- 子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 容知日新: 公司如有回购股份的计划会及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