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人身险怎样才能合百姓“口味”?

2020-12-25 13:37:42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人身险,是跟咱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险种。医疗健康保险、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都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需要的保险保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投保商业人身险。目前我国有3亿人购买长期人身险保单,被保险人接近6亿人,覆盖面达到42.7%,风险保障总额超过1000万亿元。今年1-11月,人身险保费收入3.1万亿元,占保险业的74.1%;人身险公司总资产近20万亿元,占保险业的85.5%。此外,保险业参与或承办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已覆盖10亿多城乡居民,参保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4个百分点。

人身险市场“蛋糕”越做越大,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多得让投保者眼花缭乱。不过,人身险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

“2017年,我们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仍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说,目前我国人均持有人身险保单数仅为0.8张,仅有1/5的人拥有长期寿险保单,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商业保险产品数量不少,但产品形态单一,同质化产品较多,与人民群众需求仍有较大距离。

如何让人身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风险保障?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进行了部署。

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做好衔接补充

国务院常务会明确,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促进开发适应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将医保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

商业健康险,就是支持健康管理的保险。看病报销费用的医疗险、确诊即赔的重疾险,以及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等,都属于商业健康险范畴。记者身边不少朋友也购买了这些险种,咱们看一组数据——

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由2012年的86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0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到今年11月末,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7641亿元,同比增16.4%;赔付支出2531亿元,同比增22.4%。“十三五”期间,健康保险新增保单件数超16亿张,保额近300万亿元,健康保险赔付量达到2.5亿人次。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较为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保额虚高,但实际上能够理赔支付的金额比较少。这几年很多保险公司推出了保额几百万的“短期医疗险”,其实,最后能报销的医疗费用以实际开支为准,多出的部分都是用不上的,却已经体现在保费中。还有一些保险仅报销医保目录范围用药,目录外用药一概不报销。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已经覆盖城乡所有居民,但这个是基本的保障。很多人还需要自费部分和目录外部分用药,也能通过商业保险来报销。”业内人士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就是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多实惠适用的险种,保额不必那么高,重在与基本医保有效衔接。

黄洪表示,商业健康险要回归本源,强化保障功能,保险公司要多推出一些保险责任期限长的长期健康保险,尽量把目录外合理的医疗费用作为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责任范围,降低人民群众实际医疗负担。

二是目前一些人身险产品期限较短,带有一点“快餐食品”性质。这容易给投保人形成不正确的健康保障观念,不利于健康管理和财富管理;此外还容易误导消费者——近年来很多中小公司推出一年一投保的重疾险和医疗险,产品看上去“物美价廉”,但等到投保者年长多病后,保险公司可能会把这些客户拒之门外,或大幅提高保费门槛。

我国正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健康保险保障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难题,也是社会问题。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大家要从年轻时做好保险规划,越早投保长期保单,费用越低,晚年医疗支出越少;另一方面,市场开发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也要适合广大老龄群体需要,与他们的支付能力相匹配。

“健康险市场也需要需求侧管理,比如提高大家的保险保障意识。”业内人士表示,保险秉承大数法则,参保的人越多,覆盖面越大,越有利于降成本、降价格,刺激行业推陈出新。接下来要加强宣传,鼓励更多人用商业健康险来完善健康保障。在供给侧,保险业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精算制度建设、定价规则建设,特别是完善疾病发生率表,做到精准定价,才能促进商业健康险更好发展。

加快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支持养老保险产品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

近年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较为迅速,但与发达国家成熟保险市场相比仍较为滞后。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仅为551亿元,在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仅占2.1%,积累的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5600亿元。

黄洪表示,银保监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设。

——加快发展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支持设立养老保险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扩大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养老保险机构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长期养老金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新路子,在第三支柱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扩大商业养老保险领域对外开放。支持境外资本参股设立各类养老保险机构,支持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养老保险业务。通过引入国外成熟的养老保险业务经营和养老金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保险业经营水平。

——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适当扩展保障责任,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支持保险机构立足消费者需求,创新发展提供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特别是能够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所积累的养老资金有效对接的即期年金产品。

——强化养老保险基础建设。完善数据标准,规范商业养老保险相关统计标准和统计规范,加强商业养老保险信息统计和保单管理,修订完善行业经验生命表、疾病发生率表等数据基础,加强与养老健康领域机构合作,多维度增加数据积累。

目前我国还有约4000万失能、半失能人口,发展长护险对于一些没有患病但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十分重要。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映东说,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14家保险公司参与了全国15个省35个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人群超过5000万,为35.8万人提供了长期护理待遇,在提升参保对象生活质量、保证长护政策落地实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陈映东说,银保监会将加强与国家医保局沟通合作,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近期将出台试点规范性文件,重点对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投标行为、服务能力、财务管理、风险调节机制、市场退出进行规范,压实公司主体责任,确保服务水平和理赔质量,严肃查处违规问题。

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要量力而行参与长护险服务,加强数据分析和经验积累,合理设计保障方案,科学核定成本费用,严禁低于成本价恶性竞争行为,确保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平稳有序进行。

关键词: 人身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