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乔布斯27年前的采访被曝光:我不看重钱、微软没品位

2022-04-14 12:19:46 来源:凯迪网

最近B站上有一段特别火的、遗失的乔布斯的采访,采访发生在其被排挤出苹果10年后(1985年,乔布斯被自己引荐的CEO John Sculley排挤出苹果),重掌苹果的2年前(采访过后的18个月,苹果收购了乔布斯经营的NeXT,半年后乔布斯重新掌管苹果),也就是1995年。

当时乔布斯的很多言论现在看来,依然有着警示意义,他认为:

1.所有的管理都要多问“为什么”,一贯以之的做法不一定是对的;

2.产品部门被边缘化,公司就失去了打造优秀产品的热情和能力;

3.光靠流程和制度是做不出好产品,IBM就是这样走下坡路的;

4.创意与产品隔着巨大的鸿沟,做产品要把5000个问题装进脑子里;

5.我不嫉妒微软的成功,我难过的是用户对他们平庸的产品毫无察觉;

……

在预言未来10年的技术发展时,他提出计算机将不再仅仅是计算,它将承担通信的功能,Web将取代电视购物,网络成为更直接的销售渠道,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计算机行业等等。

此后三十年,皆如你我所见。

我们精准地踏在他预言的路上,并且还在享受着他创造的产品。没有生在与天才同频的时代是一种遗憾,但是能从其言论里习得一二,也是意外之喜。(整理当时采访精华,与君共享)

Q1:21岁时就已经在西海岸声名大噪,在这个年纪,你是怎么学会管理公司的?

乔布斯:在生意场上多年,我有一个习惯。做事前,我喜欢问“为什么?”,可得到的答案都是“我们向来这样做”,却没有人反思为什么这样做。

比如,我们在车库里组装Apple I时,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可工厂生产Apple II,财务部门用的是标准成本,每个季度估算标准成本,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我不断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一贯的做法。

6个月后,我发现其实是因为无法精确计算成本,所以只能先估算,然后进行修正,根本原因是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但没有人承认这一点。后来设计Mackintosh自动化工厂,我们抛开这些陋习,做到了精确控制所有成本。

生意场上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我称为陈规陋习,因为以前是这样做的,所以以后就这样做下去。只要你多提问多思考,脚踏实地工作,很快就能学会经商,这不是什么难事,不是深奥的技术。

Q2:Apple II很成功,公司飞速发展、成功上市,你们都成了富翁,富有的感觉如何?

乔布斯:很有趣。我23岁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财产,24岁超过了一千万、25岁超过了一个亿,但这都不重要,我不是冲着钱去的。

钱允许你做想做的事,钱能让你实现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创意,但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人才、产品,是产品带给客户的价值。

所以,我不太看重金钱,我从不出售苹果的股票,我相信公司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Q3:第一次拜访施乐Palo Alto研究中心的时候,有什么收获?还有怎么评价后来施乐的衰败?(在PC成形之初,Palo Alto研究中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乔布斯:同事一直怂恿我去施乐公司,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我去了之后,对方给我们展示了三个项目。但我完全被第一个项目吸引了,另两个没怎么看。

一个是面向对象编程,我没怎么看;还有一个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当时他们已经有上百台联网的电脑,可以互发email,但是都没怎么吸引我。

吸引我的是图形用户界面,那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东西,虽然现在看来它还很粗糙、有瑕疵,但这个创意很棒,他们做得非常好。并且我意识到所有的计算机都应该变成这样。

我们可以争论这要多久能实现,谁会是最后的赢家,但没人会质疑图形界面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后来施乐被拖垮的原因,我也一直在思考,直到认识了Sculley后,我才有了一些答案。是这样,就像Sculley,他一直在百事可乐工作,他们的产品可以数十年不变,顶多换一下可乐瓶子,所以产品部门的人说话没什么份量。

在百事公司谁最有发言权?是营销部门的人,他们很容易升职从而掌管公司,对百事来说,这不是件坏事。

问题是垄断科技公司也有这种情况,比如IBM和施乐。即便IBM和施乐的产品经理能做出更棒的产品,那又怎么样?这些已经垄断市场的公司很难再提高业绩,要想提高业绩还得依靠营销部门。

于是他们逐渐控制公司,而产品部门的人被边缘化,公司就丧失了打造优秀产品的热情和能力。产品部门的功臣慢慢被不懂产品的人排挤,而后者通常缺少研发产品的技术和能力,也并非打心底愿意替客户解决问题。

施乐公司就是这样。施乐研究院的人私底下把管理层叫做墨粉脑袋,就是打印机墨盒里的那个墨粉,他们压根不知道计算机能做什么,他们不过是恰巧赶上了计算机产业的顺风车。

施乐本来有机会把规模扩大10倍,独占整个行业,就像90年代的IBM或微软,但是他们自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Q4:你从施乐研究中心找到了灵感,如何付诸行动呢?

乔布斯:马上召集身边的骨干来实现这个创意,问题是从惠普跳槽来的那几个人不理解图形界面,他们觉得就是在屏幕下方加几个按钮,完全不明白比例字体和鼠标的重要性,我们大吵过几次。

这时,我才明白苹果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实现这个创意。这不是员工是否擅长这方面技术的问题,而是他们在犯糊涂,公司在犯糊涂。

公司规模扩大之后,就会变得因循守旧。他们觉得只要遵守流程,就能奇迹般地继续成功,于是开始推行严格的流程制度,很快员工就把遵守流程和纪律当作工作本身。

IBM就是这样走下坡路的,IBM的员工是世界上最守纪律的,他们恰恰忽略了产品。苹果也有这个问题,我们有很多擅长管理流程的人才,但是他们忽略了产品本身。

经验告诉我,优秀的人才是那些一心想着产品的人,虽然这些人很难管,但是我宁愿和他们一起工作。光靠流程和制度做不出好产品,苹果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Q5:我们采访过很多Mackintosh团队成员,他们都提到你的工作热情和独特的想法,你如何处理工作的轻重缓急?你觉得什么对产品是最重要的?

乔布斯:我离开苹果以后,发生了一件几乎毁掉苹果的事,Sculley有个严重的毛病,我在其他人身上也见到过,就是盲目乐观,以为光凭创意就能取得成功。

他们觉得只要想到绝妙的主意,公司就一定可以实现,问题在于优秀的创意与产品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实现创意的过程中,想法会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因为你会发现新东西,思考也会更深入。

你不得不一次次权衡利弊,做出让步和调整。总有些问题是电子设备解决不了的,是塑料、玻璃材料无法实现的,或者是工厂和机器人做不到的。

设计一款产品,相当于你得把五千多个问题装进脑子里,必须仔细梳理、尝试各种组合,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每天都会发现新问题,也会产生新灵感,不断循环往复。

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经历,邻居独居老人打算用鹅卵石铺路的时候,会先找一些普通、粗糙的石头放在磨石机中,第二天就会得到异常圆润、美丽的石头。

那些普通的石头经过互相碰撞、发出噪音,最终变成了光滑美丽的石头。我一直用这件事比喻竭尽全力工作的团队,正是他们通过辩论、对抗、争吵、合作,相互打磨,磨砺彼此的想法,才能创作出美丽的“石头”

Q6:但有些离职员工表示,再也不想跟你一起工作了,这你怎么看?

乔布斯:与优秀自信的人合作,不用太在乎他们的自尊,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有时候说他们工作不合格,其实是提醒他们该恢复到工作状态了,这很不容易说出口,所以我采取了最直截了当的方式。

不过有的人能接受,有的人接受不了。我是那种只想成功,不在乎是非的人,所以无论我原来的想法多么顽固,只要你能拿出可信的事实,5分钟内我就会改变观点。

我就是这样,不怕犯错,我经常承认错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在乎结果。

Q7:你觉得微软怎么样?它的处境有点像福特,肯定不是凯迪拉克,也不是宝马,他们干得怎么样?

乔布斯:微软起家全靠了IBM,比尔听我这么说,可能会生气,但这是事实。人们忘了1984年之前,微软根本不做软件,那时是Lotus的天下,微软确实很有胆量,冒险为Mac编写应用程序。

刚开始,他们的应用程序很差,但经过不断改进,他们最终占领了Mac的应用市场,然后借助Windows这块跳板,打开了PC市场的大门,现在他们已经占领了PC市场。

我觉得他们有两大优势:首先,擅长捕捉机会;其次,像日本人一样锲而不舍。他们起家全靠和IBM合作,但他们很擅长利用机会,这一点我很佩服。

微软唯一的问题是没品位,完全没有品位可言,只会一味模仿,产品缺少文化和内涵。为什么这很重要?比例字体的灵感来自字体设计和精美书籍,如果没有Mac,微软永远不会想到这些。

让我难过的并非微软的成功,我一点不嫉妒他们。他们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勤奋工作换来的,我难过的是他们做的是三流产品,他们的产品没有灵魂,太平庸,更让人难过的是用户居然毫无察觉。

但人活着是要追求极致,并分享给同类的,这样人类才能共同进步,学会欣赏更美的东西,微软不过是另一个麦当劳,这才是我难过的原因。

不是因为微软赢了,而是因为微软的产品缺少创意。

Q8:你怎么看未来10年技术的发展趋势?

乔布斯:我看好互联网和Web,软件行业正在发生两件激动人心的事儿,一个是面向对象编程,另一个就是Web。Web将实现我们盼望已久的梦想,计算机不再仅仅充当计算工具,开始承担通信功能。

可喜的是微软还没发现这一点,创新的机会很多,Web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你知道美国有15%的商品是通过电视购物销售的,电视购物很快会被Web取代,网络销售的潜力巨大,网络将成为最直接的销售渠道。

而且在网络上小公司与大公司看起来没有区别,如果将来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史,Web技术必然成为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潜力很大,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计算机行业。

Web将为IT行业开启新的大门。

Q9:我们很想知道你这么充沛的工作热情来自哪里?是什么在激励你?

乔布斯:我小时候读过《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篇文章,杂志比较了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移动效率,比如熊、猩猩、浣熊、鸟、鱼还有人等,计算它们每移动一公里消耗的热量。

最后秃鹫赢了,它的移动效率最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排在倒数第几位。但是杂志特地测量了人类骑自行车的效率,结果把秃鹫远远甩在了身后,在排名上遥遥领先。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类擅长发明工具,工具赋予我们奇妙的能力。苹果以前有一条广告:计算机是思想的自行车,我坚信如果将来回顾人类历史,计算机将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在硅谷参与这项发明,这好比画几何向量,开始失之毫厘,结果会谬以千里,我们刚刚起步,只要找对方向,以后会非常顺利。

结语:

有人夸乔布斯是个天才,是近百年商业史上的神、创意无限,营销技能MAX;也有人骂他是个暴君,是个小偷,甚至是个精神病患者,口碑两级分化。

但无论哪种,都没有人否认乔布斯带给商业史和产品界的影响。

56岁,溘然长逝,有网友评论:“上帝想要新手机,所以带走了乔布斯”。

遗憾天才陨落!

参考资料:B站:乔布斯·遗失的访谈·1995

关键词: 研究中心 一起工作 就是这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