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身价暴涨的童年回忆,我吃不起了

2023-01-13 17:28:39 来源:凯迪网

毫不夸张地说,这届年轻人最朴素的舌尖上的童年回忆,正在消失。

糖炒板栗、棉花糖、烤红薯、热奶宝、鸡蛋仔等一系列曾经在放学路上常见的快乐,好像已经被逐渐藏进城市的犄角旮旯里。


(相关资料图)

取而代之的,却是外卖软件上花里胡哨的加料版童年回忆,以及社交软件上精美如模型的“拍图道具”。

圣诞限定款河南街头小吃——热奶宝。

不管消费者作何感想,一张张滤镜叠满的图片,终究逐渐取代了记忆里香甜可口的味道。活在种草帖里的街头小吃,料越加越多、价格越来越贵,却失去了作为平价食物原本让人留恋的朴素滋味。

哪怕你不是游走于各个社交平台的冲浪达人,也一定知道这个秋冬被热奶宝、草莓塔承包了。在它们面前,什么第一杯奶茶、第一个柚子都要统统靠边。

没有举着热奶宝拍照的年轻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走在街头文化的最前沿。

有学生干脆在大学里卖起了热奶宝。

作为河南的街边小吃,它似乎还有过一个接地气的别称“热冰淇淋”。在一不小心跻身网红小吃行列后,年轻人们都自动选用了这个带点嗲气的名字——“热奶宝”。

没人说得清它的具体来历,从各项能够检索到的数据来看,它更像是网红小吃界的“天降紫微星”,从某座城市的街边一炮而红,然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百度指数和360指数忠实地记录了热奶宝的“飞升”过程。

通过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我们能够勉强还原它曾经的“落魄”——血糯米、甜筒、植物奶油杂糅在一起,1元一个,配料虽略显简单草率,但胜在口感饱满、价格便宜。和现在被装饰得花里胡哨的热奶宝一比,简直判若两“宝”。

网友在某书po出的关于热奶宝的回忆。

走红后的热奶宝,发展出了肉松、奥利奥、焦糖饼干、白玉豆乳等多重口味。除此之外,不少商家还紧跟节日潮流,顺势推出了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限定皮肤。

在配料、外观和节日氛围的多重buff加持下,热奶宝的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8元一支已经成了“入手不亏”的抄底价。

无独有偶,烤红薯和棉花糖也成了被花式摆弄的“受害者”。曾经在放学路上忍不住买一个暖胃又暖手的烤红薯,如今已难以承担这项重任。

它们被剖成两半,安安稳稳地躺在了商家准备的花哨纸盒里,旁边附赠的叉子还顺势剥夺了边啃边剥的乐趣。

某书上的“烤红薯plus版”。

如果只是换个包装还不足以令人郁闷至此,那么往剖开的红薯中塞入的各种调料就实在是“是可忍,薯不可忍”了。

麻薯、珍珠、芝士、肉松等一系列配料争先恐后地叠在红薯上,不是口味加倍,而是甜腻加倍。很难不让人怀疑,研发出这种“烤红薯plus版”的人,自己事先真的有尝过吗?

和初步“增肥”的烤红薯相比,过去白白净净的棉花糖现在已经进阶到了与IP“联名”的3.0版本。

不满足于花形、心形的商家,全力打造出了独角兽、外星三眼仔等跳脱出三界之外的生物。看到这些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棉花糖,抛开几十块的高价不谈,还是想多问一句:“你觉得这真的好看吗?”

独角兽、外星三眼仔造型的棉花糖。

如果说热奶宝、烤红薯、棉花糖的“包装”还表现在肤浅的外在,那么糖炒板栗通过产地来提升身价的操作就是玩起了真“内”卷。

此前一张上海零食店铺的价格表被顶上了某书首页,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浓眉大眼的板栗也开始“咖啡化”了。

不同产地的板栗被分门别类地摆放。

如果板栗能开口,也要大呼一声“卷死了”。本是菜市场同一个摊位上的兄弟,怎么还玩起了咖啡豆产地鄙视链的那一套?

“板栗咖化”的受害者,除了板栗还有顾客。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15元一袋的板栗能吃得香甜,48.6元一份的板栗则是再美味也不会触碰的贵价商品。

咖化的板栗被商家强行赋予了区分消费者的功能时,就已经与街边小吃存在的意义背道而驰。

如今,板栗、红薯、糯米甜筒这些朴素的地摊美食似乎已经逐渐被年轻人赋予了更多要求,包括且不限于自拍道具、社交主页的填充内容,乃至检验爱情忠诚度的道具等。

以前只考虑能否以低廉的价格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现在甚至还要考虑和自己的OOTD(今日穿搭)配不配。

咖啡、奶茶、冰淇淋带头“卷”在前面,用洗衣液瓶子盛放的奥利奥奶茶、被装在砂锅里的生姜咖啡也不甘落后……正如一个过气的互联网笑话——“本想点一杯平平无奇的奶茶解渴,谁知到手竟是一杯八宝粥”。

“ 洗衣液”奶茶和“八宝粥”奶茶。

当这股精致卷的风气顺着互联网蔓延,商家总有新的想法来装点商品,让它依靠外表先声夺人,比如最近大有取代热奶宝顶流地位趋势的草莓塔。

这种本质由“糖葫芦+奶油蛋糕”构成的社交新宠,尽管看起来摇摇欲坠、无从下口,且价格是糖葫芦和奶油蛋糕总和的好几倍,仍然无法浇灭年轻人对它的热情。

甚至还有的网友称它为爱情的试金石——从小听到大的“你到底爱不爱我”,在这个冬天败给了新晋顶流“你愿不愿意花88元为我买一个街边的草莓塔”。

某网友关于女友该不该自己买草莓塔的投稿。

当街边小吃在社交媒体中游走一圈再回到现实后,注定“身价倍增”,社交价值、情绪价值等附加值早已被精明的商家算进了商品价格中。在年轻人群体里,新式小吃消费产生的“精致卷”,让不少原本朴实无华的食物被迫跃层。

令人遗憾的是,互联网的潮流来了又去,我们手中的食物却似乎一直在做加法,无论是配料、包装,还是价格。

过去的街头美食,主要为街上往来的行人服务,无论高低贵贱、贫富差距,只要你想,就能随手从路边小摊上带走一份暖乎乎、热烘烘的物美价廉的食物。

像炒板栗、烤红薯、棉花糖这样的小吃,之所以能够深深根植于一代人的记忆中,也是因为在你人生的某一瞬间,曾有过它们的陪伴。当你被秋冬寒冷的风吹到麻木时,似乎总能在某处街角闻到红薯、板栗散发的香甜。

这才是大家记忆中卖烤红薯的小摊。/供图:林泽君

印象中,医院和学校外的烤红薯、炒板栗摊位特别常见,彻夜不眠看护病人的家属、等待接晚自习孩子回家的家长、结束自习后要独自走回家的学生……都能花上几块钱,从这些小摊上得到一份温暖的慰藉。

从前,我们不会专门为自己在街头随随便便能买到的小吃拍照,更不会为了它们绞尽脑汁地精心挑选滤镜并编辑500字以上的文案。

但如今,拍照上镜、凸显个性、独特到引人注目……这些在消费前后产生的,和街头美食看似毫不相关的要求,正在一点点啃食着重塑街头美食标准的权利。

美食滤镜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型“诈骗”。

但很多人却忘了,热奶宝之所以能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主要还是因为它材料简单、制作方便,甜筒、糯米和奶油的三重搭配既便于携带又能给人饱腹感。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追逐潮流已经在不自觉间形成了习惯。我们常常会用“热点”“火”“流行”去评价某些事物,在形容一些东西前最先想到的词就是“网红”。

仿佛只有不断挖掘新信息的人才能从社交圈中脱颖而出,名为“猎奇”的探照灯不放过生活的任何缝隙。所以,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街头美食要被迫加入不必要的“精致卷”中。

印上笑脸又换了包装的鸡蛋仔已失去了原有的美味。

但原本大可不必如此,那些朴素的美食带给我们的情绪价值,也不曾因为它们不够上镜而缺少半分。反而是愈加浮夸的风气,在年轻人生活与消费的方方面面筑起了摇摇欲坠的高塔。

被潮流“绑架”的街头美食也是如此,一时间凭空出现又快速消失。

似乎可以这样说,平价是街头美食的通行证,“网红”则亮起了通行路上的红灯。

看到那些被改造得千奇百怪且价格不断攀升的“网红”街头美食,不免让人担忧。当它们失去了根植于市井的本质,沦为不断更迭的潮流符号之后,我们的下一代还能够称什么为童年回忆?

撰稿

编辑

阿祯

曾宝气

校对

杨潮

排版

Yuki

关键词: 童年回忆 大江南北 社交媒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