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皖里有粮丨多种粮、种好粮——安徽两会上的“粮”言“粮”语
2023-01-16 16:25:44 来源:凯迪网
央广网合肥1月16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资料图片)
粮稳天下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3年1月13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安徽省粮食产量820.02亿斤,跃升至全国第4位,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2022年,安徽小麦实现十九连丰(央广网发 沈云鹏摄)
耕地保护既要守住红线,也要提高质量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安徽省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深化一产“两强一增”,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产量820亿斤以上。大豆、油菜种植面积只增不减。
“我们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总产量35亿斤以上。”宿州泗县是全省“小田变大田”及“大托管”试点示范县,安徽省人大代表,泗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汝娜告诉记者,泗县将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扛牢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大责任。
耕地保护,既要守住红线,也要提高质量。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确保到2030年建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718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但从整体耕地质量看,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广德市利民农田水利专业合作社的农田(央广网发 施立波供图)
安徽省人大代表,广德市利民农田水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施立波在她带来的《关于提高耕地质量,筑牢粮食安全》的议案中提到,近年来,由于种植水稻的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而水稻的总体价格基本稳定在保护价左右,农民为保障产量和效益,不得不依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这一情况对当前和未来的粮食安全和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她建议,建立耕地质量负责制,重点聚焦提升耕地质量。同时,加大财政对耕地质量提升、退化耕地治理,引导和支持农民秸秆原位还田深耕作业和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确保耕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打造江淮粮“芯”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2022年,安徽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良种生产能力达9亿公斤。安徽种业企业综合实力稳步增强,良种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连续四年成为全国水稻种子出口第一大省。
这是安徽省聚焦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打造种业强省目标的成果。
在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仁长看来,作为种业大省,安徽省在商业化育种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因此他建议,要建设种业强省,安徽省不仅要在传统端持续发力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先发优势,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育种解决方案,培育更多高质量的“当家品种”。
2022年阜阳夏收期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央广网发 沈云鹏摄)
关于种质资源问题,正力求建设中国第一家番茄种质资源库的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彬也有自己的想法。
“种质资源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吕彬认为,作为农业大市,阜阳市应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攻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
他建议,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立涵盖从省到地方多级、参与主体多元、组织形式多样的农业种质资源协同保护体系,并促进种质资源异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相结合,国家、省种质资源库(圃)异地保护与农民就地保护相补充。
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取得更大进展
科技赋能种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农机农艺、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全省农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取得长足发展。2021年,安徽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1%。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安徽要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取得更大进展。提升科技特派员行政村“一对一”服务成效,加快农机补短板项目研发,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4%。
颍淮大地机械化收割,助力机械强农(央广网发 沈云鹏摄)
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提高再生稻亩产的同时,促进了社员们持续增收。对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重要性,安徽省人大代表、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阳力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春凤深有感触。自2014年建立以来,她所负责的农场就逐步完善大型拖拉机、育秧硬盘、播种机械、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种农机装备,目前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农科院研究员龚传胜认为,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关键,在于创新县级层面农业科技支撑机制。为了让科技与产业在农业发展中深度融合,龚传胜建议相关单位牵头整合全省资源,进一步扩大科研单位与县域农业的结对范围,同时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助力农产品科技附加值与农民收入实现同步提升。
2022年秋天,黄山徽州区灵山村600余亩水稻梯田喜获丰收(央广网发 施亚磊摄)
在安徽省人大代表、黄山丰乐谷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山市徽州农耕生态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方秀全看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两强一增”的深入实施,黄山山区不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短板突显,急切需要“小田并大田”的推进。“这即可以提高黄山山区农业机械化效率,又可以增加可耕种面积,提高山区农业竞争力。”方秀全建议,除了加大山区粮油产业“小田并大田”宜机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还应鼓励农机装备企业加大适宜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机械的研发推广,促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对安徽这样一个人口大省来说,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
安徽省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徽局党组书记、局长荀旭告诉记者,虽然安徽粮食单产水平逐年提升,“但距离高水平农业生产仍有差距。”荀旭建议,安徽省要把“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理念融入到农业强省过程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增加每个环节的附加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推荐内容
- 天天看点:皖里有粮丨多种粮、种好粮——安徽两会
- 全球即时看!68岁陕西“白肺”重症患者在湖北十堰
- 新一届环球小姐冠军出炉:菲律宾裔美国人,两次创
- 拜登儿子的私生女想姓“拜登”沾总统的光,亨特急
- 每日讯息!C919交付后首飞武汉,武汉旅客最早可于
- 全球观天下!滴滴出行: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
- 世界时讯:替代蛋白转向:植物肉企业“去肉”化,
- 【世界报资讯】全国年味地图出炉 带你解锁大江南
- 这份“硬核”拜年 “酷”味十足
- 天天滚动:脆弱人群感染后要警惕这些情况
- 春运防疫“兔”鉴
- 每日信息:万达稳坐最强包租公 一年收租超500亿!
- 天天微速讯:【航拍赣鄱】碧水青山生态美
- “蹲下身子靠向前” 春运路上通州公路“橙”意十足
- 这22张图片,告诉你,幸福很简单!
- 世界球精选!“寒冬送慰问,情暖老人心”,南京江
- 全球微头条丨帮办·我要投诉 | 花12856元买的“
- 2023年春节来汉阳一定要看的打卡攻略
- 当前热讯:武汉湘口:“敲门行动”送平安 夜查隐
- 【全球速看料】检查公用充电设施,鄂州供电公司护
- 焦点日报:情暖春运|顶风雪冒严寒保安畅,鄂西北
- 【世界速看料】极目锐评丨业主集体在窗外贴“冷”
- 环球微资讯!理财赎回潮风波逐步平息
- 快看:广深港高铁全线恢复运营
- 环球焦点!金融多措并举 助力百姓安居(财经眼)
- 地铁上,生死急救10分钟!
- 【热闻】2023,祝你平安:这支短片献给回家路上的你
- 公募参与定增热情高涨!逾七成未解禁项目出现浮盈
- 中荷人寿聚焦企业文化建设 坚守初心使命践行金融
- 【环球速看料】@梧州市民,事关梧州·藤县动车调
- 纽约学校封了ChatGPT!改变不了未来每个人都要用AI!
- 【环球快播报】《理想之城》宛如镜子,照出众生百
- 世界今日讯!2023上海两会|上海:把保健康、防重
- 全球观点:外媒:消息人士称普京不参与2024年大选
- 每日观点:东航C919首抵武汉验证飞行 今年春季有
- 天天热文:“华中氢都”首批氢能源汽车交车
- 世界消息!【悦·广水】骆店财政所:节前助学忙
- 视焦点讯!“自来水水压大、供水量充足” 云梦农
- 【当前独家】沾酒“走红”的烤鸭“一哥”停牌核查
- 大股东或易主,阿里巴巴换股入局,“家居零售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