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热点在线丨老地名中的“文化自信”(11)|西善桥:南京烟火气,因“善”而名

2023-01-29 21:22:47 来源:凯迪网

视频加载中...

“一定不能错过的烟火气。”“南京最接地气的一条街,骑车八公里也要来的早市。”“菜市场爱好者必打卡。”你可能想象不到,老南京人眼中的“老城区”、“城中村”西善桥如今正凭借着接地气的露天菜市场和物美价廉的农贸商品在年轻人的社交圈中悄然走红,成为人间烟火气的代表,甚至还把摄影博主给吸引了过来。

西善桥街道位于南京市主城西南部,坐落在雨花台区西部,与南京市河西新城、板桥新城、南郊旅游风光带、雨花开发区相连,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善桥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唐时期,而在江宁还有个“东善桥”,这两地名难道是孪生亲兄弟?西善桥的魅力又在哪里?今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善”得名

修整后成南京重要交通枢纽

西善桥最初的地名是“新林”,源于此地建造的一座“新林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皇帝为尼师建立的佛寺,也是西善桥最早的地名。宋代《景定建康志》记载:“新林浦,在城西南二十里。阔三丈深一丈,长十二里。源出牛头山,西七里入大江。秋、夏勝五十石舟,春冬涸。”南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年),时任雍州刺史的萧衍亲率大军沿长江杀奔金陵,立帐新林,攻占了越城、皂夹桥、道士墩、篱门,史称“新林大捷”,梁武帝在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法王寺”,以纪念这场大胜。后来梁武帝在新林浦西开大道,大兴土木,建立皇家园林江潭苑,唐代诗人李贺写有《追赋画江潭苑》诗四首,此地逐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徜徉留念之地。

如今,西善桥下有一座“雨花台区老地名”石碑,上面记载着“新林”的前世今生,南唐时期,新林浦上的新林桥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不堪,老百姓过往极不方便,牛首山的僧人就用四处化缘得来的善款,在牛首山东、西两侧各建一桥,方便百姓出行。为纪念牛首山僧人们的善举,人们就把这两座桥分别称为“东善桥”和“西善桥”,西善桥由此得名。

在一些古旧的老照片中,我们还能隐约看到,曾经的西善桥是一座石拱桥,桥面不宽,仅能三四人并肩通过。记者在此地发现,当初的那座西善桥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周边遍寻不得石拱桥的遗踪。如今屹立在外秦淮河的西善桥是一座现代化桥梁,中间有四个车道,两旁还有人行道,如今尚未及元宵,桥两侧的路灯上还挂着喜庆的中国结和灯笼,往来车流络绎不绝,相当热闹。

西善桥老街

充满着烟火气息

下了西善桥,步行不到十分钟就能进入西善桥老街,这里地处西善桥街道“窗口”地带,以南河为界,一边是高楼林立的河西南岸,一边是老旧中充斥着烟火气的青墙红瓦。街巷盘根错节、纵深曲折,老旧房屋中尚还住了不少居民,走进这里就仿佛穿越回了上个世纪,在阳光下坐在自家门口带着猫狗晒太阳的老大爷仿佛与繁忙喧哗的南京城区是两个画风。

西善桥老街与农贸市场相连,记者在现场看到,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酱货熟食,还有日常杂货都琳琅满目的摆在道路两边,鲜艳的草莓、橘子和大个儿车厘子堆成了小山,悬挂在街铺门头上一列列的香肠腊肉还能让人感受到新春的气息。

街上人头攒动,人潮络绎不绝,店家的吆喝一声比一声热情,各色蔬菜瓜果,都比别处便宜几块一毛的,还有老街的煎饼、馄饨、面条店更是热闹。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大家一天的生活大多从这条老街开始,吃饭买菜休闲娱乐都能实现。

在老街,本地居民除了喜欢集市,更爱看崇善坊内开办的老街茶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街茶馆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以前多是老街居民闲来无事、三五一聚,在茶馆喝茶、吃锅贴,聊聊平日里的琐碎生活。而现在的茶馆融入了各类优秀文化活动,将从前很少出现的唱戏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大家,使得茶馆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策划:冯秋红

记者:沈昭 姜天圣

校对:李海慧

关键词: 西善桥街道 雨花台区 络绎不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