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天天新视野】剑指3万亿!这个一线城市,开始反击了

2023-02-13 11:16:14 来源:凯迪网

文|云木

2023年,注定是“拼经济”之年。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州,何以重返经济TOP4城市?

在刚过去的一年,面对本土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广州交出了2.88万亿GDP的成绩单。

虽然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但广州GDP总量仍被重庆以微弱优势赶超。

不管从年头到年尾的疫情冲击有多大,也不管 重庆到底是个省还是个市 ,也不论广州的 三级税制 背后的贡献和牺牲有多大,广州经济总量被赶超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如何夺回失去的一年,乃至重返GDP第四城和第三城 ,成了今年乃至更长时间广州必须直面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没了疫情这一最大扰动因素存在,各大城市的比拼再次回到基本面,回到了对于未来的长远布局。

就在开年之初,从广东到广州再到各区,先后召开 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于拼经济和长远发展。

于广东而言,高质量发展被视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国博弈背景下广东再一次“敢为天下先”的体现。

于广州而言,无论是立足于短期的再次突围,还是重塑长期增长优势,高质量发展都是最终落脚点所在。

面对你追我赶的区域竞争,广州早已鼓足了气, 以“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投资” 开启了“反击”之路。

对此,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以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三个一万亿” 支撑全市 2023年GDP突破3万亿 、增长6%以上的目标。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果“三驾马车”全线迈过万亿大关,广州全年GDP突破3万亿并重返前四,或许问题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 广州多区将GDP增速目标定在6.5%以上 ,最高的达到10%,体现了新一年经济强劲复苏的信心和底气。

02

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广州同样做出前瞻布局:落实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打响城中村改造的攻坚战……

先看制造强市,广州即将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的腾笼换鸟和鸟枪换炮。

过去,广州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电子、汽车、石化。

如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正在崛起为新的支柱产业。

在信息技术方面,广州拿下了国字头的 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 试验区;在新能源方面,广州坐拥广汽埃安、小鹏等龙头企业,在生物医药方面,广州生物医药总产值早已超千亿。

在广东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广州拿下了全部产业,且全部位居核心地位,包括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人工智能、精密仪器等等。

在城市更新领域,广州近日出台《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 “南建新城、北筑核极、东立门户、西联广佛、中兴老城,统筹山城湾海、强化湾区核心” ,为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在城市更新领域,广州近日出台《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 “南建新城、北筑核极、东立门户、西联广佛、中兴老城,统筹山城湾海、强化湾区核心” ,为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从新城到老城,从东进、南拓到西联、中兴,这一次,广州表现出 “全都要” 的发展决心。

可见,制造强市是核心,城市更新是引擎,而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则是广州重回历史巅峰的支撑所在。

03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 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模式戛然而止

长期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在不断膨胀。

这种膨胀,从城市之间的合并周边地市,到行政区划层面的撤县(市)设区,再到城市内部持续不断的“造城运动”,带动许多地市经济总量的扩张。

然而,城市扩张终有极限。

且不说全国 人口已经触及天花板 ,经济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动辄两位数增长,绝大多数城市的开发强度已经达到极限,土地资源紧张之下,造城式扩张自然受限。

更关键的是,粗放式的扩张模式,导致城市 债务不断膨胀, 对财政的可负担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造城模式下,依托地铁、城轨等交通路网的跳跃式发展,固然打开了城市格局,但割裂了主城与郊区之间的联系,更割裂了产、城、人的融合。

如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 无论是城市之间的合并扩容浪潮,还是城市内部的造城模式都行不通了。

对此,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新规,要求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审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同时,城镇化十四五相关规划进一步提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提高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重回主城,向内激活,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成了从国际到国内各大超级城市的共同选择。

04

亩均论英雄,意味着什么?

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有关领导表示,“强化以 亩均论英雄 ,推动集聚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亩均论英雄,顾名思义,强调的每一块土地的效益和价值,不仅与传统的“以总量论英雄”思维大相径庭,也与过去粗放式的城市扩张思维形成鲜明对比。

长期以来,广州城市内部 遍布城中村、批发市场、村级工业园 等,不仅人居环境、产业层级相对较低,而且单位土地创造的价值不高,难以跟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脚步。

据官方发布的数据,广州“三旧”地块总面积高达606平方公里,接近占全市建设用地的1/3,而村镇工业园区更是多达2705个,总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10左右。

同时,由于中心城区土地开发殆尽,土地供给与人口流入的关系日趋紧张,导致高房价问题相当突出,而一些老城片区公共设施、商业设施也难以得到更新,最终被日益衰败的前景所困扰。

不仅如此,去年年末的 新冠疫情,暴露出城中村区域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带来的治理难题 ,更加凸显了城市更新之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所以,无论是基于效益层面的“亩均论英雄”,还是城市治理层面的现实需求,城市更新都是提升土地价值、空间价值和老城市新活力的不二选择。

05

未来10年,广州城市格局将会为之一变。

日前发布的《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 “南建、北筑、东立、西联、中兴” 战略,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这一定位,让人想起20多年 “东进、南拓、北优、西联 ”的“八字方针”。正是这一方针,奠定了广州东部和南部比翼齐飞的格局。

如今,面对城市竞争你追我赶的态势,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指向,都意味着广州城市战略到了转折时刻。

与过去相比,这一次在东南之外,再次强调 “西联广佛” ,并且首次提出 “中兴老城” 的概念。

一方面,与20年前广佛各自独立发展不同的是,如今广佛都市圈横空出世, 广佛全域同城化 走在全国前列,不是一城胜似一城。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西联广州核心门户的荔湾的重要性再次凸显,谁能担起“广佛之心”的重任,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 重回主城,意味着广州不再任由老城区衰败,而是借助城市更新,提升核心功能。

老城区,是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底蕴所在,也是广府文化的脉络所系,一流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更造就了其经久不衰的优势。

当新城扩张到了尽头,当郊区化遭遇新的难题,当城市发展需要新的增长极,老城的复兴就成了必然。

老城市要有新活力,主城需要不断迭代,城市发展更需要新的增长引擎。

新城崛起,老城中兴,制造业强市,相信广州即将走出一条强势反弹之路。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广州城市 征求意见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