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建设一线 工地玫瑰绽芳华

2023-03-10 10:10:06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中国一冶建安公司廖红玉

中建二局女电梯司机


【资料图】

信号工程师刘仰丽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黎先才 马清妮 通讯员 曾斯 袁永华 熊思阳 余海艳

在一线建设工地上,有着一群默默无闻的女员工,她们是女儿、也为人妻,为人母,她们坚守一线,为项目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深入施工一线,走近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工地玫瑰”,倾听她们的故事,见证她们的力量与荣光。

中国一冶建安公司廖红玉

“研发达人”

助力建筑行业智能智造

3月8日,47岁的中国一冶建安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廖红玉对着电脑翻阅资料,对今年2月正式立项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点云数据逆向模型的建筑外表面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最近正与团队忙着研究这项技术的改进方法。”廖红玉笑着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作为这项技术研发项目的牵头人,按照她和技术团队的构想,这项研究拟在公司在建的河南省濮阳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上投用——采用无人机搭载三维扫描仪,可在现场外部进行现场测绘测量验收,实现验收流程的规范化和数据化。

在该公司技术研发领域,廖红玉可谓“领头人”:自2017年3月起,以她名字命名的技术创新工作室成立,通过多年实践,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研发体系。工作室依托公司普仁医院项目及武东还建房等工程,进行建筑自动化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如与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联合研发的“抹灰机器人”样机已迭代至第三代,可在一个小时完成100平方米抹灰施工,此外还具备自动测量、自动找平、自动移动、远程控制等功能。

“今年在抹灰机器人这块,我们还将结合实际环境数据、施工工艺数据和材料属性等数据信息建立BIM模型,针对不同空间布局进行施工顺序的仿真优化,确定不同施工条件下的最优墙面施工计划,解决用料的错发、多发、漏发问题。”廖红玉说。

多年来,廖红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公司的国家专利受理授权数量达到300余件;一项关键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等。2016年以前,公司每年发明专利受理数量不足20件、发明授权专利不足5件,在其和公司同事的努力下,仅2022年,公司发明专利受理63件、授权20件。

近年来,廖红玉先后获得“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2022年带徒名师”称号、“武汉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等多项荣誉。今年1月,她还当选为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为建筑智能建造发声建言。

中建二局女电梯司机

300米高空

做好安全“摆渡”者

自信、美丽、大方,这是外人对她们的第一印象;细心、耐心、专注,这是同项目工友对她们的真实评价……在中建二局武汉精武路项目内,有这样一支电梯女司机队伍,在300米的高空绽放最美丽的自己。

早上七点,工人们陆陆续续赶来施工现场,李文芳快步绕过脚下的一滩石灰浆,踩上台阶,走到电梯前。“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微笑着和工友们打完招呼,她迅速打开电梯的外笼、内笼,随后,几个工人陆陆续续将两辆斗车推进了轿厢。

李文芳走入不到一平方米的驾驶室内,环视了整个轿厢,确认无误后,关闭好内笼、外笼,扳动了手中的遥控开关,电梯开始平缓地上升。此刻,她的双眼一直凝视着笼外楼层的变化,过了一会儿,她松开了手中的开关,站了起来,“41楼到啦!师傅们上下小心!”

今年52岁的李文芳,在工地操控电梯已有十二年,门限位、防护门检查、操作台上的红绿按钮的操作等,她早已烂熟于心。“最开始坐在四处透风的吊笼里,双腿发软,人在‘呼呼’的声音中晃晃悠悠升到30层,100多米的高空,一天这么上下几十次,什么矫情都没了,现在这栋楼有328米,也不会觉得害怕了。”李文芳笑着说。

在中建二局武汉精武路项目,像李文芳一样的电梯女司机共有5位,她们各自操控着位于不同位置的施工电梯。采访中,无论是常年爱笑的李文芳、刚拥有两年工作经验的钟俊、又或是不太爱说话,但干起工作来十分专注的樊芝兰……她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驾驶电梯时的那份自信。

对于超高层项目来说,施工电梯是最方便快捷的运输工具,电梯司机也被称为高空“摆渡人”。按“我很热爱这份工作,每当我在高空中看见远方的高山与大楼时,总会对生活充满期待。”电梯间里,李文芳看向远方笑着说道。

信号工程师刘仰丽

倾心建设

地铁“最强大脑”

“安全及时准确”,刘仰丽谈起自己的工作,她这样界定自己的追求。

地铁信号系统很多人也许比较陌生,但站台内电视屏幕显示的到站时间、列车准时进站、停靠的位置、车门和屏蔽门及时打开……这一切乘客能体验到的服务都是信号系统提供的。

刘仰丽是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通号部一名信号高级工程师,负责新线信号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工作。谈起信号系统对于地铁运行的意义,她说信号系统堪比一个人的大脑和眼睛,一头牵着列车行驶的准点率,一头牵着乘客的安全。她本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参与了1号线、2号线、6号线等多条延伸线的建设管理,延伸线是地铁线路建设的“硬骨头”,难度大,任务重,情况复杂,要在既有线列车停运后至次日4点前完成调试,满打满算3个小的天窗时间。

武汉地铁2号线是既有线路客流量最大的线路,系统贯通调试有多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为了避免影响次日运营,刘仰丽团队必须充分准备贯通调试方案及各种应急预案,从贯通调试到预升级再到正式升级,仅机场线与2号线信号调试,她仅用了10多个“天窗点”,每次高度紧张都像在过独木桥。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精品”的要求,最终天河机场站被武汉市质监站选定为2016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机电安装工程成品展示观摩的示范点,到场嘉宾参观后,对施工工艺赞不绝口,认为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平”。

每年下半年是信号调试的高峰期。她来回在隧道、列车、车站、中心不同点位来回穿梭调试。相比每天长途跋涉赶到工点,只能坐在地上吃盒饭且没有午休时间,最大的困难是作为一名女性,上厕所是她最大的困难。为此,到现场参与试期间,她除了过早时喝口水,全天再渴都不敢喝一口水。

作为一名信号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她把打造地铁“最强大脑”作为自己的使命,所参与的“TD-LTE在轨道交通信号CBTC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科研项目,已成功在武汉地铁6号线及后续项目应用,为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LTE承载CBTC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研发的转辙机基坑智能排水系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并顺利应用在16号线,成功减少了建设过程中转辙机淹水的情况。

在工作中,刘仰丽始终坚持“建设一流地铁城市”的理念,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线路开通功臣、劳动竞赛功臣和集团公司三八红旗手、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