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大山深处,鲜为人知的代号“三八八”
2023-09-23 11:28:54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
通讯员 张泽牧
湖北宜昌宜都市高坝洲镇宋山冲村,距宜都城区9公里,是一个群山环抱的村落。
(资料图)
而在这远离都市喧嚣的偏僻之地,却有一片规模宏大的厂区。办公楼、宿舍、医院、学校、电影院、礼堂……依稀呈现着往日的繁华。只是这些建筑都积满了岁月的尘土,已看不清它本来的面目。
只有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知道,这里曾是一个代号“三八八”的荣光之地。
荒山野岭中凭空建起一座小城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座座神秘代号的工厂落户宜昌,在深山里、涧水旁、荒村处,在宜昌的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其中在宜都建设的三八八厂,至今仍有大片的遗址。
三八八留存下来的旧厂房
当时,三线建设厂区是在山区开辟出一块新天地。几乎都是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也是风景优美的自然胜境。厂房和附属建筑,都依山而建,分散在沟壑纵横的隐秘处。
三八八厂全名为“国营中南光学仪器厂”,当年共有10个生产车间、35个科室,还有一大片的生活区。
数以万千的职工和职工家属从千里迢迢之外赶来,用热血与汗水,勤劳与智慧,在大山之中修建了这处规模宏大的军工厂。当时的三八八厂就像一个小型社会,生活区内配套设施齐全,办公楼、宿舍、医院、学校、电影院、礼堂、广播站、澡堂等等。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厂子还安装了电视接收塔,修建了灯光球场、文化室,配备了乒乓球台等一批文体场所和文体器材。
1966年,16岁的刘明和通过招工进入工厂。三八八厂于1965年开始筹备,1966年动工兴建,刘明和是第一批拓荒者。
刚进厂的时候,他被分配到磨工岗位,和400多名工人一同修建厂房。建厂初期,刘明和住的土坯房,床铺为稻草铺就,通过建厂房、架电线、挖水渠,在刘明和等第一批工人的辛勤努力下,光学车间、机械车间、变电站相继建成,1968年,主厂房建成并投入生产。
两代人扎根异乡以此为荣
三八八厂,由第五机械工业部主管主办,建厂筹备期间,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的大批工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三八八厂,有中专生、退役军人,后面又招录了一批知青和当地居民。
现年66岁的李国强是援建者之一。1968年,正在云南昆明读小学四年级的李国强被父母临时转学,李国强的父亲是昆明的一家化工厂的技术员,父亲告诉他,要去湖北宜都支援三线企业建设。
受访者提供往日职工活动照片
一家三口从昆明来到宜都,走到厂子大门口,李国强抬头一看,国营中南光学仪器厂,他被这气派的大门给震撼到了。
父亲成为厂里技术骨干,李国强则被安排到子弟小学,直到1975年高中毕业,他被分配进厂,当了三年学徒工,转正后当质检员。
回忆当年,李国强满是自豪,厂子占地上千亩,有12个大型车间,分为装备、光学仪器、机械制造等,主要生产军品。
转正后,第一个月的工资是37.4元,劳保用品、工作服全部由厂里发,饭菜也很丰盛,有荤有素。
厂电影院还会播放电影,智取威虎山、地道战、红色娘子军等,还会参加厂里组织的样板戏,李国强就在红灯记中饰演了一个角色。
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晃就是40年
1966年5月,第一期厂区建设工程正式动工;1968年,生产出第一批军工产品;1983年,改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管。
后期,工厂又新建了长江码头,扩建了工具、机修、热处理等车间。全厂有35个科、室、公司和学校,除了生产车间还有百货商店、电影院、歌舞厅、银行、邮局。
最高峰时,工厂有职工3000多人,加上家属,厂区常住人口有2万多人。工厂效益特别好,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
李国强回忆,因为效益好,厂里福利也好,百货商店出售脸盆、牙膏、香皂、暖水瓶,各种生活物资一应俱全。过节会发一斤白酒、一刀猪肉、半斤杂糖、一袋水果。结婚后,李国强还分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日子过得美滋滋。
老厂区的娱乐设施
当时工厂对外交通十分不便,职工家属乘“黄河”牌汽车站着出去,过清江轮渡时,汽车不小心滑到清江里,大家调侃:黄河掉到清江里。
到了1997年,因为时代大背景,三八八厂开始实行“末尾淘汰制”。
“每个车间,每个月的最后一名直接淘汰下岗,很多职工都担心下岗,每个人比原来更用心。”刘明和叹息。
李国强也经历过这段阵痛期,“走了一大批人,有些老面孔不是下岗,就是买断,还有些援建的同事纷纷返回原籍,留下来的,不多了。”
尽管如此,好歹厂子始终还在。“人员精简以后,工资涨起来了,我们都是一门心思拼质量。”刘明和说,他的工资在逐年上涨,到2005年,最高的一次包括奖金在内,拿到6000元。
《山楂树之恋》曾来此取景
现在,三八八厂依然存在,归属中船重工管理。厂子大部分迁到宜都市区,效益依然可观。这可能是三线企业转型中,为数不多的,至今还在生产的企业。
废弃的大礼堂依然宏伟
三八八厂已更名为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部分厂区和职工也早已搬出大山。再次走进大山深处的老厂,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厂区早已物是人非。当年忙忙碌碌,人声鼎沸的地方,早就人去楼空。老旧的大礼堂还保留着几许往日气派,门口四根彩色柱子颇有历史感,礼堂内舞台上还保留着建厂40周年厂庆文艺晚会的横幅。上千木制座椅,还是当年摆放的模样,但早已积满灰尘。
年轻时,三八八人奉献青春,退休后,三八八人尽献余热。300多名退休职工自发组织了“芳华志愿服务队”。他们身穿红色马甲,头顶白发,义务维护社区绿化带,去街上捡拾垃圾,还会照顾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
由于三八八厂房留存较为完整,电视剧《山楂树之恋》曾来此取景。针对山里遗留的老建筑,社区成立了三线文化展馆,目前有全国首家海军仪器展馆。
退役军人邹晓龙,曾在三八八厂播洒10年汗水,目前担任中光社区党总支书记。他告诉记者,三八八将被打造为军工小镇,以三线文化为主题,设置主题酒店、主题博物馆、主题游乐场,让人们来感受三八八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宜昌大山深处,鲜为人知的代号“三八八”
- 1760米!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度悬索桥合龙!
- 秭归:柑橘“亿元村”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
- 男子跳河轻生,保康公安“警”急救援!
- 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就绪,杭州准备好了
- 现场视频!辽宁一地出现水龙卷!
- 新加坡环球小姐要打击泰国人口犯罪?
- 吉林省启动首届红色旅游节
- 爱家庭乐家教美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走进潍坊市直
- 东营汽车总站增设班次保障节日运输
- 汇聚热血,共筑爱心!襄阳城管系统开展无偿献血活
- 纪录片《巅峰》,记录那些“看不见”的日子
- 【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秋粮丰收在望
- 茶说 | 茶祖的遗训
- 收藏!“双节”最全安全出行指南
- 杭州亚运会即将拉开大幕:潮起亚细亚 携手向未来
- 太原迎泽警方通报!!一男子倒卖周杰伦演唱会门票
- 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启动
-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产科搬迁再升级,打造孕妇分娩的
- 一家四口相继确诊!秋季多发,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 桂西公路发展中心开展主题志愿服务 赋能乡村振兴
- 举报安全生产隐患有奖 湖北省应急厅设立举报奖
- 芯海科技:新产品逐步放量,研发团队扩张速度将放
- 华图山鼎:公司经营计划多元化,积极拓展非传统房
- 龙蟠科技: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重新签订募
- 下周看点:PMI数据将公布 新股申购降至两只
- 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来漳调研防震减灾科普工作
- 问题不少!!太原公安全面开展!学校周边“小饭桌
- 滨州市居住环境提升改善 迎来外市城管参观学习
- 果然视频|激发科学梦想!市北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
- 邹平: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
- 南航复航武汉直飞台北航线
- 中国车谷汽车零部件招商大会9月25日在武汉经开区
- 一冶筑炉工获国家冶金最高科技奖
- 一条艺术的血脉,通过素描和速写赓续 件唐一禾作
- 外卖小哥取餐时发现3人倒在店内 湖北应急部门:
- 一些地方不受理知假买假投诉举报 专家这样建议
- 秋分至!又是一年好“丰”景 全国秋收地图看哪里
- 坚决打击造谣传谣恶劣行为!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
- 华塑控股:为控股子公司提供1000万元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