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以产兴城 以城带产 产城融合 1.4万征迁户融入襄阳东津新区

2023-10-07 09:25:48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孙滨 汪璐 通讯员 朱斌

从阡陌交错的传统农村,到项目遍地的产业集聚区;从水陆换乘的汉水东渡口,到四通八达的高铁魅力城,襄阳东津新区建设画卷徐徐铺展。


(资料图)

东津新区是湖北第一个省级城市新区,2012年启动征迁安置工作,涉及1.4万征迁户。

9月14日下午,在东津新区南还建小区,随着最后一户在外过渡安置户落笔签字,东津新区安置项目工作顺利完成。

东津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肖勇认为,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该区把征拆安置与产城融合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征迁群众能就业,新城产业得发展”的好局面。

征迁安置阳光透明

9月2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东津新区分房指挥部看到,选房名册一目了然,吕寨村一组邹庆付以签约时间第一和腾房时间第一的“双百分”,获得第一个选房资格。

“双百分”制是东津新区拆迁选房的“土办法”,也是群众公认的好办法。

东津新区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吴伦武介绍,多年来,东津新区一直坚持公开透明的“阳光征迁”,安排专人复核、专人算账,让群众底数清、心里明。

面对多元复杂的群众诉求,怎么办?吴伦武说,对困难群体、独生子女家庭、大龄青年等都有明确的分房补贴政策。

同时,东津新区坚持保障安置房的建设先于征迁工作,推动先建房、再拆房,基础设施同步配齐,最大限度缩短安置周期。

2022年,东西轴线交通项目拆迁,15天完成128户协议签订,48小时完成整个东津镇简坡村、打伙村的区域拆除。

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老史,打乒乓球去。”“马上到。”9月24日上午,在小区乒乓球爱好者群,史立勇收到球友邀约后,赶紧拿了球拍下楼。

2年前,史立勇一家6口拆迁后,用租房补贴款租住在还建小区鹿鸣苑,安置房选了附近的锦绣里小区两套120平方米的房子。眼见自家新房拔地而起,史立勇笑得合不拢嘴:“马上就装修,年前可入住。孙娃子上小学二年级,学校和家只隔条马路,接送方便得很。”

记者在鹿鸣苑看到,环境整洁,绿树成荫,休息连廊、篮球场、羽毛球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小区内有幼儿园、菜市场、社区文体中心等,邻近东津新区浩然中学、东津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小区背后是正在建设的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津院区。

东津新区城乡建设局综合部胡金良介绍,按照“1个社区生活超市、多项商业配套”模式,安置房周边增设了便民服务点以及餐饮、教育、生活超市、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设施,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

在鹿鸣苑、浩然苑、书香苑等7个已入住小区,物业统一由襄阳津韵公司物业公司管理,这家物业公司由22个征迁村共同出资组建。物业公司副总经理李新平介绍,目前有8500多户居民入住,大部分物业费由村集体支付。

为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物业方组建了8支广场舞队、象棋队、乒乓球队等,定期举办各类比赛。在7月底的入户调查中,居民满意度近九成。

送岗送到家门口

9月25日一大早,淅淅沥沥的小雨带来秋意。“您慢点走,小心路滑。”书香苑19栋门口,负责物业的曹露在巡查中开始一天的工作。

津韵物业公司有员工126人,95%是拆迁安置居民。

曹露一家6口原是肖营村8组村民,拆迁后搬进浩然苑小区,她通过培训就近到津韵物业公司上班。曹露说:“家门口上班能管孩子,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很满意。”

在征迁过程中,东津新区出现了一些失地农民。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周星星介绍,为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政府部门及时给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积极开展各种类型技能培训,组织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送岗送到家门口。“9月份,举办民营企业服务月专项招聘会,2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5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36人次。”

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入驻企业逐渐增多。目前,东津云谷孵化中心、大湾区工业园、华侨城等项目提供了大批岗位,越来越多拆迁安置居民将实现“上楼居住、下楼就业”。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