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苏州:吴地的“吴”,是什么?

2023-10-16 15:47:21 来源:凯迪网

要谈吴文化,首先得搞清楚“吴”是什么?《新华字典》有两个义项,其一:“古国名。1.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来扩张到淮河下游一带。2.三国之一,孙权所建立,在今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其二,指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都是指地域或区域概念,没有真正讲清楚“吴”是什么这个问题。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还必须追根溯源。我们查查中国第一部字典——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吴,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从口。古文如此。《说文解字》讲了三个义项:一个是姓,说明在当时已有吴姓;二个是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郡县志,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在汉代即为吴郡范围;最后一个义项是从吴字本身作解释,它是一个会意字,从口,从矢。夨(Ze),是象形一个“大”(人展开双臂的形象)歪着头的样子,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的说话。许慎认为吴字的本义是大声说话,喧哗,表示一个人在奔跑的同时在高声喊叫。

众所周知,在太伯奔吴时,今苏州一带在中原人眼中尚属“被发文身”的“荆蛮”之地,直到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时还在“勾吴”下面注曰:“勾音钩,夷俗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由此说来,后世的“勾吴”就是“吴”?在汉代许慎、唐代颜师古的耳朵里听到的是南方少数民族即“荆蛮”(与中原炎黄民族相对而言)的语言,于是乎就有了上述解释。


【资料图】

其实,这是一个中原人的误解。“吴”字是个象形字,最初的意义应该是吴地先民的图腾“鱼”,即史志上所谓的“披发文身,以象龙子”。从“吴”字的结构来看,它是鱼头、鱼身和鱼尾的象形,与“鱼”字同源,只是较“鱼”字省去了身上的鱼鳞纹。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旧方志上将“吴城”记作“鱼城”。《吴郡图经续记》上说“宜为吴城,谓之鱼城,误也。”其实“吴”与“鱼”在吴方言中同音(“n”)、同义不同形,“吴”只画出了鱼头和鱼的骨架。确切地说,“吴”与“鱼”在吴方言中是异体字,根本谈不上错不错。

刘水 摄(视觉苏州供图)

那么,中原人为什么会将“吴”字解释为“歪着头大声说话”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吴方言入手。学术界认为,吴方言是一种古老的语言,是语言中的活化石,保留着许多文化信息。就拿“吴”字为例,在今天的吴方言中有三种读法“Wu”、“ou”(浊上声)、“n”(鼻音)都是零声母,失去了声母。类似于胶东半岛方言中将“日”念成“一”(入声字)。正好契合古籍中对于“句吴”之“句”为没有意义的发音语辞的说法。

《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有云:“吴旧号‘句吴’,盖方俗之辞,犹越之为‘於越’也。又说者曰:‘吴者,虞也。太伯于此,以虞志也。’”

既然“句”是发音语辞,于是古籍中出现了用同音字代替的情况,或称之为假借:

《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太伯奔之荆蛮,自号句吴。”《左传·宣公八年传疏》用“工吴”,金文中有“攻吴”的写法,《吴越春秋》一般作“勾吴”,但又有“故吴”的,其文曰:“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

如果上述“工”、“攻”、“故”像“勾”一样是发音字,主体落到“吴”字身上的话,应该是同音字才合理。事实上,它们的韵母分别是“ong”、“u”、“ou”,只是声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大胆臆说,所有这些都是中原人根据吴人发音的音译,而用一种语言音译另一种语言往往找不到一一对应的词,于是我们的先人便想出了反切之法,也就是说用第一个字的声母与第二字的韵母和声调构成需要表示的字音。这种注音方法在《康熙字典》里还保留着。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勾吴”有那么多的写法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后来省去“勾”音,只称“吴”,除了古人认为“勾”是发语词无义的原因外,也可从音韵方面作解释了。

顺便说说,古代汉语中,常常用“余”表示第一人称。“余”的初始形状也应该是“鱼”的象形。而且,在吴方言中“余”与“鱼”同音。时至今日,吴方言中的第一人称尽管各地略有差异,但是还或多或少与“吴”、“鱼”的几种发音相接近,如苏州城里多数人将第一人称念同“鹅”;城郊如长桥一带则说“奴”;吴江盛泽作“吾”;吴江黎里称“n鹅”或“n奴”;吴江震泽人是“n啊”等等,也许这“余”字表示第一人称最初就是来自吴方言也未可知。

可以设想一下,在先秦时期,中原人眼中的“吴”人,是一群歪着脑袋,指着自己鼻子大声称“吴”的形象。于是便将他们称作“吴”或“句吴”。周天子顺应民意,将这些人生活的诸侯国分封为吴国。秦统一中国后,在这里设吴郡、置吴县。这一区域后人称之为吴地。指着自己鼻子大声称“吴”的形象,至今在吴地还保留着。很明显,这个“吴”就是“我”。

(原载于《苏州日报》2015年6月19日 B02版)

作者:陈其弟

编辑:肖明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