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当前速看:11月金融数据并不理想,出现“不理财、不贷款、不消费”的状态

2022-12-15 09:20:04 来源:凯迪网

近日,公布的11月金融数据,居民部门出现“不理财、不贷款、不消费”三个不理想信号。

其中三个重点,需要认真解读一下,也对未来做好心理预期。


(资料图)

第一、M2和社融数据的背离

11月,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创下六年多来的最高纪录。

而11月份社融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17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为10.0%,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反映出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问题亟待缓解。

M2是金融机构对社会的流动性供给,涉融是社会的流动性的接收,也就是说,流动性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背离。

水流出来了,没有人接,这种背离实际上贯穿着放开前后的经济生态。

第二、居民存款和贷款的背离

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而居民部门贷款增加2627亿元,同比少增4710亿元,怎么回事呢?

主要是因为11月份以来债市调整,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有买理财的应该深有感受,现在很多人赎回理财产品,重新存回定期,居民存款增加。

另一方面,居民的购房需求比预期更加清淡,11月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718亿,人们拒绝加杠杆,热衷去杠杆。

老百姓的钱就只有这么多,储蓄增加了,投资和消费就会减少,现在大众宁愿吃很少的利息,也不愿意冒险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多存钱少借钱的现象,往往发生在利率上行期,而现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人们依然 减少借贷并加大储蓄。

这或许反映出当下居民对未来预期的悲观的真实写照。

第三、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的背离

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大幅多增了1.51万亿元,而企业存款同比少增7457亿。

10月11月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而企业存款则连续两个月同比少增。

其背后逻辑在于,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的转移主要通过工资发放的方式,而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的转移主要通过消费的方式。

企业发工资是固定发生行为,而居民消费则是非必然发生行为。

因此当居民存款大幅多增而企业存款同比少增时,预示着企业把资金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居民之后,居民不进行消费而是进行储蓄,资金进而被冻结在了个人账户上。

从历史经验看,就代表着经济的复苏不太强。

11月的金融数据稍显沉重,12月的重大转向鼓舞人心

防疫三年,对企业和居民影响的不仅仅是收入和利润的下滑,还有对未来发展信心的挫伤。

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11月份,我国商品出口金额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放缓至0.9%;进口商品金额为16052.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1%。

虽然疫情防控出现了大转向,但11月份外部需求愈加低迷,明年稳增长的压力依然明显,放眼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基本面的复苏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

期待之后的数据,会慢慢好转,或许可以理解为,当前是黎明前的黑暗,天亮已经不远了。

关键词: 企业存款 怎么回事 与去年同期相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