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今头条!聚焦两会丨杨浦区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2023-01-07 22:20:58 来源:凯迪网

1月4日,参加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在各街道分会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客观总结了过去一年杨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对新一年工作安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杨浦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1月4日,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王修远 摄

推动经济质效新提升


(资料图)

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

报告中指出,杨浦将进一步稳定增长提振信心。加快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及时落地国家和我市各项政策措施,针对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行业分类施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王红贞代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十分关注,她说,“因为自己所在企业主营为老服务和民生方向,受疫情影响,今年发展比较困难。希望政府能给予中小、特殊企业更多关心和政策支撑。”

聚焦经济发展,今年,杨浦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持续完善机制、优化布局,不断巩固放大经济向稳向好态势。李亚琳代表认为,这将加快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各企业也应全力配合政府政策措施,优化供给结构,着力促进回暖。“疫情当下,市场环境持续变化,消费者在健康医疗、精神娱乐等方面,都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作为零售业从业者,我们要深挖需求,完善供给,加强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融合创新,加快传统商圈改造升级、新型消费增量提速,为杨浦经济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报告提到,未来,杨浦将积极谋划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区和我市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升级版建设,努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的“核爆点”。对此,葛群代表感到颇为振奋。他表示,杨浦拥有百年大学的优质资源,更坐拥多个科技园区、科研院校,应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推动与两院院士的对话和交流,全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促进产业和人才发展的双向赋能。

“杨浦的双创基础非常好,需要政府与企业携起手来,牢牢把握。”况亮代表认为,新的一年,杨浦应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尤其是在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进一步投入。“要鼓励企业开辟出科研专项基金,设立考核指标,以衡量自身对新工艺的开发成绩,提升产品与工程质量。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更能激发杨浦全域的自主创新活力,推动更多企业实打实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回应美好生活新期盼

描绘人民城市新图景

杨浦始终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着力补齐短板,加快城市更新。2022年,完成最后约600户1.18万平方米征收任务,杨浦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画上历史性句号。同时,昆明路变电站、淞沪路综合整治工程等顺利竣工。成功建成“美丽街区”5条,创建精品示范路13条。新增5G基站364个、公用充电桩700个。对此,陆莹代表感触颇深:“老旧小区如今换新颜,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越来越宜居,作为人大代表,作为杨浦居民,心里十分欣喜。相信有了这一系列民生举措,杨浦的城区品质将不断提升,老百姓也将更加安居乐业。”

新的一年,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秩序稳定,是不少代表所关心的话题。林谋斌代表提到,在大上海保卫战中,杨浦根据疫情变化不断调整策略,取得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战果。“新十条”发布后,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为此,区卫健委成立了16个专项工作组,分工协作,抓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各医院也积极响应,不分内科外科,全院一盘棋应对就诊高峰。“作为一名社区医疗工作者,听了报告感同身受,百感交集。”洪波代表认为,“疫情期间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醒我们,未来的工作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现在的医疗资源非常紧缺,建议有关部门能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和对全科医疗的支持,为居民健康守门人进一步做好储备。”

王海龙代表表示,2022年,杨浦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入选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社区(运动)健康师项目获评“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成绩取得的背后,与区委区政府重视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各项体育工作,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等分不开,也与区体育局、区医保局、区卫健委等部门近年来协同合作,在全市率先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分不开。“继往开来,我们也期待,2023年,杨浦体育事业进一步提升体育文化事业的软实力,进一步深化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促进群众体育,尤其是我们杨浦首创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建设上,取得更大进步,成为上海乃至国家的新标杆。”

来源:上海杨浦

关键词: 新的一年 扎实推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