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世界快播报】让人才“敢为敢试”!教育界代表委员谈“如何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

2023-01-18 14:36:24 来源:凯迪网

2023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将“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列入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如何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更好的留人、用人,助力人才成长?本次两会参会代表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积极探索一流人才的评价方式


(相关资料图)

建立清晰的人才晋升通道

“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扛起新使命和谱写新篇章的关键举措。”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教人才强省建设的推进,要探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厘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依存关系和促进关系。“需要强化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作为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地位,激发高校三者统筹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与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集聚地,但与全省转型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在创新的能力和效率方面仍有差距。对此,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流人才评价机制。“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是要建立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科研体系。尽管破‘五唯’已经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识,但如何评价、遴选一流人才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李向东举例,对于基础学科来说,发表在顶刊论文的数量、获得的各种人才头衔等是依然评价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准,并且与职称、待遇等紧密挂钩,但事实是国内能真正跻身国际前沿做出突破性、引领性成果的人才仍然少见。

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

“高校应积极探索一流人才的评价方式,建立清晰的人才晋升通道。结合同行评价和开放性评价,以是否取得原创的突破性成果作为评价一流人才的重要标准,重点考察其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的水平、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的意义和前景。”李向东说,对认定的有重要发展潜力的一流人才,要简化考核方式,营造宽松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进行长期的探索,从事原创性研究,取得颠覆性成果。

李向东介绍,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其效果往往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学校和学科的评估不仅要看其在国际国内的排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毕业生质量,更要从长期的维度评价人才培养的成效,考察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多少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和支撑等。

“我省还可以考虑设立重大科学装置预研基金,鼓励科技人员提出有重大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装置的设想,并给予预先研究经费支持。”李向东补充建议,对发展前景良好、在国家层面立项的项目给予以配套经费支持,为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源头活力。

助力人才成长要有“容错”精神

放手让人才敢为敢试

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表示,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背后是异常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不仅需要谋略,也需要有闯、干、创和敢为人先的胆略、勇气、担当和精神。

对此,华桂宏建议,要敢于创设和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务环境,解除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举个例子,优秀青年人才很重视子女教育,因此需要做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倾斜与保障;同时,需要建设足量的人才保障房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江苏安家立业、安心发展,让他们敢闯敢试、敢原创。”

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

此外,还有创新平台的建设。“新型创新平台是‘有组织科研’和人才作用发挥的必备载体,我省要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部署和建设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平台载体,以致力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提升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等为主要目标任务。”华桂宏期待,“实施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和产业链人才攻坚计划”等省人才计划尽快落地生根。

如何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华桂宏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表示,要敢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更好激发各级用人主体动力和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活力。“制度、体制、机制的本质不是控制和约束,而是实现有序治理和活力释放。助力人才成长,不是‘风险投资’而是‘天使投资’,很可能成功率不高,然而人才一旦脱颖而出,回报率不可估量。”

华桂宏建议,要“容错”,要充分信任人才及用人单位,放手让其敢为敢试。“人才好不好,怎样用更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所以要向用人主体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充分授权,不再让诸如年龄、职称、配偶、档案、入编、国籍等等因素让引才用才功亏一篑。”华桂宏说,只有让用人单位敢为、敢闯,才能真正让人才敢干、敢首创,才能形成“人人都想成才,人人皆能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开创科教事业新局面

省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许昆林省长在报告中把“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列入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对高校来讲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成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连续三年获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省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

兰青表示:“学校深入实施“五新”教学工程,加快构建一流本科医学教育新体系和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把培养卓越医学人才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占全校专业总数的76%。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和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列省属高校首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92%”。

“近年来,南医大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大力推动科研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336项,居江苏省高校第3位。多项突破性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围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行列,连续第四年蝉联“软科中国最好学科”首位。11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9个,占全省半数以上;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6个以及3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接下来学校还要继续加大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在谈到人才建设时,兰青表示:“学校坚持党管人才,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及海外人才回流两个重要机遇期,做好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学校实施“天元讲席教授”“天元托举人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等人才项目,持续加大引才、育才、用才力度。全年新增8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2个国家级人才团队,入选省市级重点高层次人才56人、团队2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2人,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2023年学校将继续“紧锣密鼓”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用好现有人才,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多措并举完善人才服务机制,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厚植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双一流”医学院校,我们主动服务健康江苏建设,整体谋划附属医院发展蓝图,实施“一院一策”,着力打造特色专科和品牌学科,全面提升附属医院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高标准建设姑苏学院、常州医学中心、无锡医学中心、泰州医药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服务地方医疗卫生需求能力。主动融入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深化与江宁区、鼓楼区属地合作,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全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江苏省健康研究院等平台,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努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姜婧仪

校对 王菲

关键词: 政协委员 用人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