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焦点速讯:AI决战谷歌表现拉胯!又一个「柯达」出现了?

2023-02-10 16:33:13 来源:凯迪网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这几天, 微软和谷歌在AI风口上你追我赶,掀起了一场十几年未见的产品大战 ,72小时内连过数招,没想到在接二连三的硅谷巨头裁员之后,还能有这样精彩的巨头大战,看得我都有些心情激动。


【资料图】

先是2月6日谷歌不甘心被微软抢风头,在对方发布会前宣布推出自家的人工智能Bard,对外宣称回答会更准确、更负责,目标直指chatGPT。

2月7日,微软按原定节奏召开发布会,宣布已经将chatGPT升级版整合到搜索引擎、浏览器和其他产品中,似乎为了应对谷歌的突然发力,并没有按原计划等到3月再上架产品,当天就上线了测试版本。

2月9日,也就是昨天,谷歌在巴黎大张旗鼓地召开发布会,结果只是发布了几秒的视频演示,整个视频里Bard也只回答了一个问题,就这样还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事实错误,直接把大家的期待变成了失望,谷歌也因此一天下跌9%,丢掉了1000亿美元市值。

有人认为,谷歌这是为不思进取付出的代价,甚至有人认为它即将成为下一个柯达;还有人拿谷歌当案例,分析AI的各种短板。

今天我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分析,和大家聊聊谷歌为何在云计算和AI上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这场AI搜索大战对我们大多数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谷歌今天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中外非常多企业的通病,根源就是我常说的:在科研和应用之间断档,过于看重科研的价值,忽略了技术应用、量产的重要性。

回看谷歌的历史可以说非常典型:2003年到2007年,谷歌连发三篇论文,奠定了云计算、大数据最初的技术雏形,结果反倒是用得最溜的亚马逊掀起了云端变革。

今天OpenAI的人工智能产品让世人非常瞩目,最基础的Transformer模型也来自谷歌的论文,要光谈研究能力,OpenAI恐怕还要叫谷歌一声师傅。

你要说谷歌是把新技术藏起来的柯达,我肯定是不同意的;要我说它更像是1970年代的施乐公司,那个当年被苹果高管评为“创新垃圾场”的科技巨头。

施乐今天没多少人关注了,在1970年代复印技术刚刚诞生时,它靠这个新技术10年完成了10亿美元销售,就是那个年代的谷歌。

当时施乐也认识到技术的价值,专门成立了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吸引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众多的顶尖人才。这里诞生了第一台拥有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Alto),第一款图形文字处理软件,鼠标的原型也诞生在这里。

然而这些成果没有一个真正走向商业化,最终被苹果和微软借鉴去了,成就了新的科技巨头,而施乐还是那个卖复印机的施乐。

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熟悉,这正是今天谷歌面对的问题,研究出了很多新技术,却在商业化上束手束脚,做做宣传、秀秀肌肉,然后停留在了研究部门。

忽略了技术从早期发烧友走向大众用户的难度,忘记了这才是企业家、创业者发挥作用的地方。

这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今天微软和谷歌相互过招的过程,正是AI技术走向大众用户的一个小标志,大家应该多关注AI为搜索带来的新变革,积极成为最早用上新技术的早期使用者。

我注意到不少媒体和用户还在批评AI的各种问题,但他们没有意识到AI正在重塑人类与知识之间的交互形式。

1998年谷歌发布第一版搜索页面,改变了人类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但是到今天,虽然底层技术一直在进化,但整体的交互体验可以说25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动,就是搜索引擎根据关键词帮你做一遍筛选,剩下的内容仍然需要自己点开网站慢慢浏览。

AI让这一切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从可能包含结果的一堆链接变成了直接告诉你答案,而且从单向挖掘变成了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你可以通过不断询问AI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内容,更符合人的直觉。

可能在有的人眼中看起来没啥特别的,但想想第一代iPhone,只是将手机交互从按钮变成点按,就孕育了多少新的变革,AI搜索的未来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这几天很多人羡慕国外用户试用上了Bing的AI搜索,其实另一个搜索网站YOU.com早都做出了示范,微软靠着OpenAI提供的升级版模型Prometheus,可能有更好的体验,但不妨碍大家先用起来,学会和AI对话,掌握新的工具。

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大多数人关注的地方,也是谷歌真正该焦虑的事情,当用户用惯了新的产品,行为、习惯,甚至文化都发生了变化,那它的基本盘就真的动摇了。

你用了AI之后有什么新的收获?欢迎留言分享,我也学习学习大家的技巧和发现,说不定我们还能一起讨论出什么新的机会。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昨天的科技特训营直播中,我对AIGC有更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全球⻛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下周见!

关键词: 有人认为 搜索引擎 人工智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