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同“稻”合“蛙蛙”笑
2023-09-23 11:36:46 来源:凯迪网
(相关资料图)
潜江新闻网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稻香蛙鸣,生态美景,在这里成为最平凡的“日常”。这里就是位于王场镇施场村的登智家庭农场。
9月20日,记者刚走进农场,就听到“呱呱呱”的蛙鸣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15亩蛙稻田被分隔成30个方格,一只只可爱的黑斑蛙或放声歌唱,或举行跳高比赛,又或是在讲述自己与稻田的故事,现场热闹极了。
蛙护稻,稻养蛙。“‘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和蛙类的不同特性,互为补充,进行一田多收、绿色生态的种养模式。”农场负责人王绍武告诉记者,蛙类是稻田的捕虫能手,它们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田间生长的水稻又能为蛙类生长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还原生长环境,达到互利共生,实现以蛙产业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农田综合效益。
王绍武养殖黑斑蛙已经有6年时间。为了掌握养殖技术,他四处拜师学技,请教专家。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升级,他的口袋也越来越富足。去年,为了响应国家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政策,他拿出6亩地开始试验“蛙稻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并在今年全面种养。
“4月份孵化种苗,现在已经上市了,每亩可收2000至3000公斤,每亩收入至少4.8万元。”王绍武乐呵呵地说,农场早就实现了自繁自养,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也对外出售部分种苗、增加收入。
除了蛙稻,今年农场也拿出2亩地,尝试“水蛭—水稻”混合种养模式。“这是宽体金线蛭,少部分养在稻田,还有十几亩是传统模式,养在水葫芦里。”王绍武用双手在稻田里随意一掏,就是几条又黑又肥的水蛭。
“水蛭月底就可以上市,但是现在价钱并不高,一般我们会等到春节前价格最高的时候销售。”王绍武表示,他家的水蛭不愁销。如今,他再次邀请了专家指导新的种养技术,希望可以利用生态种养模式,让有限的耕地多产生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真正实现“蛭”同“稻”合蛙欢笑,立体种养促增收。(来源:潜江日报)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蛭”同“稻”合“蛙蛙”笑
- 借款8000元给他人赌博,欠款能要回吗?法院:此债
- 宜昌大山深处,鲜为人知的代号“三八八”
- 1760米!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度悬索桥合龙!
- 秭归:柑橘“亿元村”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
- 男子跳河轻生,保康公安“警”急救援!
- 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就绪,杭州准备好了
- 现场视频!辽宁一地出现水龙卷!
- 新加坡环球小姐要打击泰国人口犯罪?
- 吉林省启动首届红色旅游节
- 爱家庭乐家教美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走进潍坊市直
- 东营汽车总站增设班次保障节日运输
- 汇聚热血,共筑爱心!襄阳城管系统开展无偿献血活
- 纪录片《巅峰》,记录那些“看不见”的日子
- 【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秋粮丰收在望
- 茶说 | 茶祖的遗训
- 收藏!“双节”最全安全出行指南
- 杭州亚运会即将拉开大幕:潮起亚细亚 携手向未来
- 太原迎泽警方通报!!一男子倒卖周杰伦演唱会门票
- 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启动
-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产科搬迁再升级,打造孕妇分娩的
- 一家四口相继确诊!秋季多发,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 桂西公路发展中心开展主题志愿服务 赋能乡村振兴
- 举报安全生产隐患有奖 湖北省应急厅设立举报奖
- 芯海科技:新产品逐步放量,研发团队扩张速度将放
- 华图山鼎:公司经营计划多元化,积极拓展非传统房
- 龙蟠科技: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重新签订募
- 下周看点:PMI数据将公布 新股申购降至两只
- 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来漳调研防震减灾科普工作
- 问题不少!!太原公安全面开展!学校周边“小饭桌
- 滨州市居住环境提升改善 迎来外市城管参观学习
- 果然视频|激发科学梦想!市北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
- 邹平: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
- 南航复航武汉直飞台北航线
- 中国车谷汽车零部件招商大会9月25日在武汉经开区
- 一冶筑炉工获国家冶金最高科技奖
- 一条艺术的血脉,通过素描和速写赓续 件唐一禾作
- 外卖小哥取餐时发现3人倒在店内 湖北应急部门:
- 一些地方不受理知假买假投诉举报 专家这样建议
- 秋分至!又是一年好“丰”景 全国秋收地图看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