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农产品600亿元深加工产业链背后—— “企二代”的坚守与创新
2023-09-25 08:19:24 来源:湖北日报
赵一果。
舒琰。
罗圆。(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资料图】
一朵菇、一叶茶、一块葛、一粒米、一滴油……随州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上乘。
近年来,随州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加快优势产品从“卖原料”向“卖精品”“卖品牌”转变。2022年,随州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增长10%。
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达到21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53家。这些企业的掌门人,近四分之一是“80后”甚至“90后”的“企二代”。
他们当中,有的是科研高手,以科技成果让祖传工艺更上层楼;有的毕业于海外名校,以国际化视野开拓新蓝海;有的向深加工突围,打响自主品牌……
两代随州人,在取舍中传承,在摸索中创新。企业实现“小进规、规壮大、大变强”的发展之路,田间地头的特色农产品变身叫响市场的热门商品。
今年,随州市提出新目标:将精深加工农产品比重提高到60%以上。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守住家业、与时俱进?“企二代”们给出自己的答案。
二月风“葛二代”赵一果——
实验室里“解锁”葛根密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钰杨 通讯员 孙文通 储科
“年轻消费群体赶时髦、爱养生,我们正在尝试‘混搭’。”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赵一果正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改进新产品——葛粉绿豆气泡水。
研究葛粉是赵一果的“家传”。
在大洪山北麓,赵家从事葛根种植、加工有上百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赵一果的父亲赵今月在祖传葛根加工工艺基础上,改手洗、石捶、磨碾为简易机械加工,当年生产葛粉2000公斤,效率提高10倍。
1999年10月,葛粉生产规模扩大,随州市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采葛、磨浆、过滤、沉淀……在赵一果的儿时记忆里,每逢寒冬腊月,就是父亲最忙的时候。
“传统葛粉制作技术门槛不高,但制假成本极低,消费者难以从肉眼辨别。”赵一果介绍,葛根中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是葛根素,早年间葛粉行业标准和鉴定技法并不完备,造假者常以木薯淀粉、土豆淀粉代替,导致市场混乱无序、企业间恶性竞争。
如何提升葛根加工工艺的科技含量,推动葛粉行业完善标准规范,让消费者吃上“清白”、平价的葛粉产品?
从2006年读本科至今,赵一果带着这些问题,扎进葛根领域研究中。
硕士期间,赵一果创新改进葛粉生产工艺,以离心、分离等设备加速葛粉沉淀,提高葛根素含量。同时,新技术还降低了葛粉生产的用水量,实现环保绿色生产。
硕士毕业后,赵一果担任随州市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2015年至2018年,他专攻淀粉颗粒形态鉴别领域,并获得生物资源工程博士学位。
他观察到,葛粉淀粉和木薯淀粉等其他种类淀粉颗粒在微观下有显著差异。这项成果可用于鉴定“真假葛粉”,目前已推动国家相关标准的修订。
走进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葛粉、葛根粉条、葛根饼干……随手拿起一件产品,“干净”的原料表只有短短几行。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要做就把它做好。”赵一果笑着说,他的这份“执拗”正是继承于父亲赵今月。
大洪山“茶二代”舒琰——
暴瘦三十斤闯出非洲新市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钰杨 通讯员 李海洋 文鹏
“半年时间,我瘦了快30斤。”9月16日,时隔5年,回忆起独自在非洲闯市场的经历,“90后”舒琰依然感慨万分。
2018年春节,大年初二,湖北中兴食品市场部外贸员舒琰独自坐上飞机,前往非洲拓展海外市场。
“压力很大,很想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舒琰想要“证明”的对象,正是他口中“从不夸奖自己”的父亲——中兴食品公司创办人、总经理舒大忠。
2013年,深耕香菇出口贸易多年的舒大忠首次“试水”茶叶出口,当年出口茶叶3000多万美元,成为湖北茶叶出口状元。2015年,中兴食品以非洲国家毛里塔尼亚为切入口,打响“大洪山”品牌。
2017年5月,从国外留学归来的舒琰就被舒大忠“丢”进了公司厂房:踏踏实实从基础学起。
“每天睡在公司,五点半起床,50公斤装满茶叶的货包,一扛就是一上午。”每一道工序、每一条产线……从一窍不通到烂熟于心,舒琰终于理解这些看似为了吃苦而吃苦的锻炼背后,是父亲的良苦用心。
2018年,基本了解公司运作和外贸业务后,舒琰主动申请作为外贸员独立派驻非洲开拓市场。
人口1900万,年消费绿茶约3万吨,马里是西非最重要的茶叶市场之一。
“一个人骑着摩托车,满脸黄土没有水能洗,每天就在市场里拿着宣传册和样品,挨家挨户推介‘大洪山’。”和当地人“磨”了大半个月,舒琰终于摸清了马里客户的喜好。
阿拉伯文字被放大,印到产品外包装的中心位置,色调增加绿色,象征马里的热带草原。规格上增添大容量包装,一包可以管一天,更符合当地煮茶人的习惯……
舒琰说,虽然第一笔成交订单只有1个货柜、货值12万美元,但他还是在心里暗暗开心了很久。
以非洲为起点,舒琰和“大洪山”品牌一起去往越来越多国家,中东、中亚、欧洲……去年,中兴食品出口总额达到1690万美元。
品源“菇二代”罗圆——
打响香菇酱自主品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钰杨 通讯员 尚辰 文鹏
“‘品源’这个品牌,取自我和父亲的名字。”9月20日,拿到某电商平台“食品行业新秀品牌”奖,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圆的记忆回溯至30多年前。
那时的随县三里岗镇上,罗圆的父亲罗学品骑着自行车、摩托车,白手起家把香菇生意做出了门道。
2011年,大学毕业的罗圆回到老家计划创办公司,起初罗学品并不同意。但听完罗圆对海外市场的看法,罗学品最终决定递出香菇事业的接力棒。
那一年,罗圆23岁,品源公司正式成立。
铆足一股劲,罗圆跑遍东南亚市场,千方百计办下企业出口证照,让品源第一个载满香菇的货柜走出国门;试水电商,他发现镇上发货速度太慢,就自己一点点组建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效率……企业经营如同闯关,罗圆从不瞻前顾后,只管“突围”。
2015年,粗加工的香菇利润空间不断下滑,市场近乎饱和。同行连连抱怨“内卷”,罗圆却在其中发现机遇。
瞄准方向,品源加快步伐从传统干香菇出口转型至香菇酱精深加工,打造自主品牌“菇的辣克 GOOD LUCK”。
不以贴牌代工的方式降低成本,品源的出口产品上都印着自主品牌商标。
打响品牌是否会在海外受到排挤,影响产品市场占有率?
“品源,一是说我们从源头把关品质,二是说我们来自香菇珍品的发源之地。”罗圆说,培育品牌,也是为了传承这份初心。这一点得到了父亲罗学品的大力支持。
熬过磨合期,市场很快给出正向反馈。“每天发出4万多个香菇酱订单,供不应求。”罗圆介绍,今年上半年品源出口额达到8.3亿元、内销额1.15亿元,均实现90%以上高速增长。元月至5月,品源在湖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中排行第二,仅次于良品铺子。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今年,品源计划投资1亿元,对1.7万平方米车间进行改造,新建2到3条智能化生产线,届时将达到日生产马口铁罐装香菇酱150万罐,全年内销突破3亿罐,在去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随州农产品600亿元深加工产业链背后—— “企二
- 满足专汽企业、乡村群众需求 曾都区建成238台公
- 税延养老险将与个人养老金衔接
- 中信证券: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 中信证券:长假前后是重要的布局时点,建议坚持顺
- 中信证券:预计今年下半年海上风电将逐步迎来景气
- 中信证券:预计汇率企稳后,北向资金流出压力也将
- 中信证券:在美债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的基准情形下
- 亚运游泳赛场一晚上拿7金啥感觉?冠军们这么说
- 楼市新政发布后48小时:娄底、郴州等地看房团陆续
- 苏州慈善事业:313年!正青春!
- 吉林省开展平安寄递专项行动督导检查
- 亚运•瞬间|赛会首金 中国队迎开门红
- 8天假期7场酒席,该随礼多少?
- 消费者和家长对预制菜发出“灵魂三问”
- 江苏沭阳一学校男生在宿舍内被多人殴打 校方回应
- 国家安全部:既要警惕“缅北电诈”,还要提防“间
- 方正证券:阿兹海默治疗曙光将现,诊断产业链迎来
- 1.08亿元借款成谜!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ST熊猫
- 一男子对两个女人骗财骗色,搬进女人住所同居,骗
- 这个节日好“丰”光
- 张雨霏开张!目标七金,她想拿杭州亚运会最有价值
- 好消息!包头新增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3家
- 以谷作画庆丰收
- 为应对十一小长假,谷城警方上门为酒店业“送演练
- 这群平均年龄60岁的姐姐太飒了!
- 老人外出遛弯迷路,民警助其找到家人
- 男子因患病困扰离家出走,巡逻民警暖心将其送回
- 大冷门!亚运会乒乓球男团比赛,伊朗队淘汰了日本
- 早八条丨吉林省5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开展“行长接待日”活动
- 黎都农商银行:多元化网格营销助力金融服务提质增
- 向每亩地多要100公斤粮!枣庄玉米单产提升行动获
- 超1亿人一起点火 为什么只有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做
- 武汉满城飘扬“中国红”
- 全国电子印章管理与服务平台湖北省平台正式成立
- 常青花园第五社区为精神康复家庭拍摄“中秋全家福
- 杭州亚运会比赛首日 男子花剑个人赛陈海威摘得银
- (杭州亚运会)数字烟花、香气四溢 杭州亚运会开
- 西子湖畔迎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