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平均通勤时间公布!!太原33分钟!你需要多久?

2023-09-25 16:42:35 来源:凯迪网

前段时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


(资料图)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快来看看你的通勤时长

属于平均时长吗?

01

制表标准

《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选取 45个中国主要城市 ,延续 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 三个方面的9项指标,呈现2022年中国城市职住空间与通勤特征变化。

202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的前提。

02

太原单程平均通勤时耗约33分钟

平均通勤时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观感受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衡量城市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

45个国内主要城市中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同比持平。其中:

超大城市总体平均40分钟; 特大城市36分钟、Ⅰ型大城市34分钟、Ⅱ型大城市32分钟。

太原2022年单程平均通勤时耗约33分钟。 北京单程通勤时耗47分钟,同比减少1分钟,仍是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上海、重庆、青岛单程通勤时耗达到40分钟。45个主要城市中多数城市同比持平,只有青岛、合肥、银川3个城市平均通勤时耗同比增加1分钟。

03

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比重全线下降

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反映就近职住、可以慢行通勤的人口占比,又称“幸福通勤”,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测度。

《通勤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度,45个主要城市中50%的通勤人口享受5公里以内的幸福通勤,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其中超大城市46%,特大城市50%、I型大城市53%、Ⅱ型大城市55%。

38个城市的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比重同比下降,西安、杭州、合肥、南昌降幅显著。 只有广州、大连、苏州、乌鲁木齐、西宁5个城市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同比持平。 深圳幸福通勤比重55%,昆明、佛山56%,福州59%,温州62%,分别是目前同等规模城市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比重的最高水平。

太原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为53% ,相较上一年有所下降。

04

太原“极端通勤”比重7%

单程时间60分钟以上的通勤被称为“极端通勤” ,减少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人口比重,避免超长通勤带来的身心伤害与社会问题,是城市风险防范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通勤监测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12%,同比持平,仍有超过1400万人口承受极端通勤。其中,超大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达到17%、特大城市11%,I型、Ⅱ型大城市均是8%。

7个超大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均没有增加。北京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28%,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天津1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 武汉、济南、南宁、厦门、合肥、乌鲁木齐、温州7个城市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其中,合肥、南宁、乌鲁木齐极端通勤人口比重连续3年增加。

05

太原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占84%

提高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目标,是城市规划和交通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

《通勤监测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76%,与去年持平。其中,超大城市平均69%,特大城市平均77%。深圳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7%,保持超大城市的最高水平。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4个超大城市,东莞、青岛、济南、哈尔滨、大连5个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提高。 广州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北京5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只有武汉、合肥、厦门、无锡、洛阳5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

太原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为84% , 相较上一年有所上升。

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76%,与去年持平。其中,超大城市平均69%,特大城市平均77%。

06

70%城市职住分离度增加

职住分离度可以理解为从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场所的距离 ,用于衡量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匹配度与平衡性,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职住平衡的本底越好。

38个中国主要城市的职住分离同比增加。超大城市职住分离度平均水平4.4公里,特大城市4.0公里。 只有厦门、长沙、大连、乌鲁木齐市、海口市、西宁6个城市职住分离度没有增加。厦门职住分离度2.2公里,依然是职住平衡最好的城市。 北京、东莞、石家庄、银川是不同规模分类中职住分离最严重的城市。 成都、佛山、西安、青岛、东莞、青岛、合肥、南昌、石家庄、呼和浩特、银川年度职住分离增加显著。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