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15岁藏族女孩罹患室管膜瘤 00后哥哥千里陪伴寻医

2023-10-18 23:30:50 来源:荆楚网


(相关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陈茜)从拉萨到武汉3569公里,山高水长,然而有了哥哥白玛的陪伴,曲尼不再害怕。“我的家乡风景很美,你们有机会一定要来看看”,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头颈与儿童肿瘤(放化疗)科的病房,14岁的藏族女孩曲尼捧着医护特意为她准备的出院礼物——红色耳机,笑意盈盈。她热情地邀请医护人员去她的家乡拉萨作客。

今年七月,当曲尼得知自己患上脊髓室管膜瘤时,她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哥哥白玛回忆道,“那天她给打电话时一直在哭泣,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曲尼和白玛,出生在祖国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他们的家位于拉萨市尼木县尼木乡,兄妹四人,曲尼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爸爸给她取名“曲尼”,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菩提或者佛法,她的名字承载了父亲的希冀与祝福。

曲尼的家距离学校很远,如果没有搭上顺风车,从家走到学校需要历时4个小时。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曲尼依然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哥哥白玛介绍,她是她那一届考生中县里唯一一个通过选拔来到内地求学的学生。她学习很刻苦,常说希望长大以后可以当宇航员。谈到妹妹,哥哥白玛洋溢着自豪之情。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妹妹会与肿瘤扯上关系。

年初,曲尼开始频繁感到颈部疼痛和四肢麻木,武汉西藏中学的老师带她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医,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暌为曲尼做了耐心细致的检查,发现她患有高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需要进行手术。由于曲尼的父母都不擅长汉语,因此全家商议后决定让哥哥白玛陪伴小曲尼共同迎击病魔。哥哥白玛只身来到武汉照顾生病的曲尼。“起初曲尼想到要做手术,非常害怕,也很抗拒。可看到我来了后,她感到安心和踏实。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她特别信任我。我一直告诉她,要相信我们国家的医疗技术,她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有了哥哥的陪伴,曲尼终于不再害怕,下定决心勇敢地接受手术。

7月中旬,小曲尼被推进手术室。经过4小时的等待,手术顺利完成,并且也没有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哥哥白玛和家人都松了口气。主刀医生刘暌教授介绍说,“曲尼患有高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与脊髓黏连紧密,手术的空间较小,风险也比较大,有高位截瘫的风险,所以我们肿瘤切除得很细致,手术很成功。” 由于术后病理分级为WHOⅡ级,曲尼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放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控制。

经过两个多月的休养,她再一次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头颈与儿童肿瘤(放化疗)科接受钟亚华教授团队进一步的放疗治疗。管床医生黄勇介绍,“因为患者年龄较小,结合她的年龄与发病部位,我们针对她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放疗的定位上与成人不太一样,在放疗计划的执行上也更适合儿童。”

住院期间,曲尼常常拉着哥哥去住院部后面的操场上散步。她时常想念家乡的蓝天白云,更想能够早日回归课堂。为期25次的放疗周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小曲尼也即将与哥哥白玛一起返回西藏休养。黄勇医生介绍,“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曲尼恢复非常好,相信再过两三个月,她应该就可以重返校园了。”当了解到曲尼喜欢在手机上看短视频、学英语,头颈与儿童肿瘤(放化疗)科的护士长柯瑶特意为她准备了一个红色的耳机作为出院礼物,期望她康复后可以继续学业,实现自己的理想。

10月18日,出院前,曲尼和哥哥白玛用藏语向医护人员致谢,“在我住院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希望你们一切顺利,好运连连!”这场跨越千里的求医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汉藏一家亲”的情谊将久久传递。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