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世界视讯!文学苏军新观察|胡弦:诗歌的经典化需要时间的“沙漏”

2023-02-09 08:18:55 来源:凯迪网

视频加载中...

扬子晚报与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推出以《文学苏军新观察》为题的系列微纪录片,持续更新中。这一期,我们迎来了首位诗人嘉宾,胡弦。


【资料图】

胡弦是徐州历史上首个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采访中,摄制组向他问起奖杯、奖状,却是让人出乎意料的反应——他从箱子里柜子里,四零八散地拼凑出自己这些年所获得的荣誉证明。其中一张证书的背面,还被他写满了文字。谈及原因,他笑着说:“当时是在拿奖回来的路上,手边没有纸,灵感突然来了,就用笔记在了(证书的)反面。”

用沙漏来代替时间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一公布,胡弦最先收到的是来自徐州文友的祝贺。凭借《沙漏》一书获得当届“诗歌奖”,他也因此成为徐州历史上的首个鲁迅文学奖得主。回忆当时,胡弦说:“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当时具体的心情也想不起来了,但是面对这样的喜讯,肯定是很高兴的。”

作品的名字选用“沙漏”,它在古代是一种计时的器具,到这本书里,胡弦将其意化为“时间”。

《沙漏》正式出版于2016年8月,不过里面收录的诗歌将近是胡弦跨越4年的创作。他告诉记者:“大概是在2010年以后,我感觉到我的写作可以进入一个新阶段,所以这本书收录的大多是那几年撰写的作品。”

那时胡弦家的后窗对着一片山林,每天早晨他都能听到鸟鸣。鸟鸣声就像他工作的入门,如果没有东西可写,他也会静下心来听听鸟类的叫声。

所以在发布获奖感言时,胡弦借用这则生活片段,阐述了生活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他说:“我还听不懂鸟鸣之间的情感差异,甚至听不懂穿过树林的风声,但诗人愿意做个亲密的知情者。”

将创作视角“锁定”在诗歌

1966年,胡弦出生于徐州乡村,记事起,亲人们都是在田间劳动。从大学毕业后,他教过十年书,做过七年编辑兼记者。前者多是和孩子们打交道,空闲的时间,他就会静下心来写诗歌,但是后来做记者,工作变忙,生活的节奏加快许多,文学创作的时间基本被压缩掉。

“有几年,诗歌创作是中断的状态,还好一些编辑向我约稿,慢慢把我带到了这个轨道。”2004年,他离开老家徐州来到南京,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在这时,他开始把写诗当成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来看待,逐渐回归到文学创作的道路上。

再到后来,他加入《扬子江诗刊》编辑团队,由一名编辑成长为诗刊主编,先后撰写出《沙漏》《菜蔬小语》《永远无法返乡的人》等文学诗集。

诗歌必须手写

定下笔名“胡弦”之前,他用过多个笔名。而“胡弦”两字来源于传统乐器管弦,因此这也被很多人误解,以为他是出于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才用了这个名字。对于这点,他则自我吐槽:“其实我五音不全。”喜欢北方,又因为姓胡,所以才起了这个名字。

相比音乐,胡弦更喜欢视觉艺术,去亲眼看更多风景,他的不少诗歌也是在行走中完成。

他提到一段去西藏开研讨会的经历,“除了坐在室内开会,还有两天时间去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纳木措湖。我因为事务缠身,面对这些风景都没有感觉。”但是却在途经冈底斯山、开车的时候,他心里忽然冒出来了两句诗:“白云飞往日喀则,大水流向孟加拉……”

“就在那时,我感觉自己整个人彻底放松下来。”胡弦觉得,写诗和赏诗、看风景其实有相似之处,山水和人的交流是一种缘分,没有缘分,怎么努力也会当面错过。写诗,需要的也是一个知音。

他还许多特殊习惯,比如说喜欢纸质阅读,诗歌必须书写。“我也曾试图用电脑或手机写,奇怪的是,面对屏幕会毫无感觉。可以在上面修改诗歌,不可以创作。”所以他出门都是尽量带一个本子、一支笔。

在出行上也有“讲究”。比如说坐火车,他坐老火车可以写诗,高铁写不了,“所以我喜欢坐老火车,有时候,一夜老火车就能写一两首(诗歌),它那种前行的节奏,好像和人的心灵发生了共振,灵感来临得很奇妙。”

诗歌经典化需要时间来认可

近两年,诗歌创作逐渐走向“网红化”。“草根诗人”不断涌现,他们所撰写的一两句诗歌在网络上走红后,就能迅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关于新体诗的创作频繁引发争论。把文笔优美、词藻华丽的文章分分行,就可以看作是一首新体诗?胡弦认为,这种理解是对诗歌文本的误读,对诗人群体的误读,还包括对诗人生活状态的误读,“如果创作的出发点不是诗歌,散文随笔即便再怎么分行,它也变不成诗歌。”

还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注意到,诗歌里似乎蕴含着治愈人心的“灵药”。在小红书、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到处都能看到有人把新体诗当成“心情日记”来分享。这几年,诗歌似乎在“返回”到大家的生活。“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诗与远方。实际上‘远方’并不是地理的远方,它是另外一个心理空间。读诗可以帮人找到另一个空间,带给人慰藉。”胡弦说。

除了获得广受关注的鲁迅文学奖,胡弦还在全国范围内拿到过诸多奖项。身为得奖“常客”,他对于诗歌的获奖和提名有自己的看法;评奖只是所有评论体系里的一种,读者的审美观点各有差别,“即便是在一个评委体系里,一群人在评估,一首诗,也未必都能得到认可。”

在他看来,一首诗歌要想被经典化,像他之前所写的书名“沙漏”一样,需要时间的筛选,需要时间来认可。

采访的最后,与胡弦聊到文学创作道路上的目标,他告诉记者:“我几乎没有‘我是一个诗人’的这种意识。只能说,我是写诗的,我是一个写诗的人,内心有固执、骄傲的复杂情感,最后他们有一个落脚点是——对语言的追求。”

胡弦,《扬子江诗刊》主编。以诗歌创作为主,出版诗集《阵雨》《寻墨记》《沙漏》,散文集《菜蔬小语》《永远无法返乡的人》等。获《诗刊》社“新世纪(2000—2009)十佳青年诗人”称号、闻一多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星星》诗刊年度诗人奖等。

出品人:王文坚 毕飞宇

总策划:汪兴国 丁捷

编 导:冯秋红

剧 本:孙庆云

统 筹:周韫 杨恒国

摄 像:陈金刚

剪 辑:唐嘉钰

美 编:肖甜

出品:江苏省作家协会 扬子晚报

校对:盛媛媛

关键词: 需要时间 文学创作 这个名字

推荐内容